大笨猫3D
《大笨猫3D》(英语:Bubsy 3D)是由愛迪克(Eidetic)开发,Accolade与Telstar发行的一款在PlayStation平台上发布的平台动作游戏,设计师为迈克尔·博林(Michael Berlyn)。游戏于1996年11月25日在北美发行,于1997年8月在欧洲发行。本作为大笨猫系列的第四部兼最后一部,也是系列唯一一部三维化的游戏。尽管角色所能做的动作非常有限,但游戏依然算是最早的3D动作游戏之一。游戏的完整名字借鉴于1956年科幻片《禁忌星球》。拉尼·米内(Lani Minella)负责声演游戏中包括主角在内的全部角色。
大笨猫3D | |
---|---|
| |
类型 | 平台游戏 |
平台 | PlayStation |
开发商 | 愛迪克 |
发行商 | Accolade |
设计师 | 迈克尔·博林 |
程序 | 克里斯托弗·瑞斯(Christopher Reese) |
系列 | 大笨猫系列 |
模式 | 单人、双人[1] |
发行日 |
|
游戏一经发售,就被批评声所淹没,GameTrailers、IGN与GamesRadar一致把本游戏评为“史上最烂的游戏”。游戏中的很多主要元素受到批评,譬如游戏画质、操纵感以及主角的讨厌个性。
故事情节
编辑本游戏发生于游戏系列的一个外星物种“瓦力”(Woolies)的母星——瑞恩星(Rayon)。他们入侵地球,并绑架了大笨猫(Bubsy),但他们的火箭却出现问题,大笨猫也借此逃到瑞恩星上。随后他们发现大笨猫正在收集原子和火箭部件建造火箭飞船,但他们均认为这是徒劳无功的事情。没有科学家知道大笨猫这样做的原因,但他们都相信大笨猫的处境会很危险。
游戏玩法
编辑本游戏的目标是打败瓦力的两位皇后——保利(Poly)和艾斯特(Esther),并通过收集火箭部件逃离星球。游戏中,玩家控制的角色“大笨猫”,可以根据玩家的不同行为,说出一些口头禅。由于大笨猫只能沿直线移动,所以玩家需要抽出一定时间,将其调整到正确方向。他可以在特定关卡中高跳、滑翔或是游泳。他可以通过跳到敌人头上来消灭他们,此外他还有叫做“爪子点”的健康系统,它由三个“生命点”组成。游戏共有18关,有3关发生在水下,在这些关卡中,大笨猫有一个通过消耗时间来反映耗氧情况的测氧设备,而且他的滑翔动作由喷射式潜水代替,这使他游得更快,但耗氧更快。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收集名叫“原子”的物品,如果玩家收集数量达150个,大笨猫就会去奖励区收集原子和额外的生命。
在双人模式中,大笨猫会和竞争对手在一个场景中比赛收集所有的原子[1]。
开发与发售
编辑本游戏由Eidetic开发,Accolade与Telstar分别在北美与欧洲发行[2]。设计师为迈克尔·博林,资深游戏开发者马克·布兰克(Marc Blank)是游戏开发团队的核心人员[3]。继《大笨猫2》发布之后,博林认为《大笨猫2》差点就毁掉了游戏的经销权,于是他和团队便开始着手开发本游戏[4]。他视开发过程为挑战,是因为开发团队对三维环境的绘制和工具选择上缺乏经验[5]。本游戏于1995年初开始制作,最初决定在世嘉32X平台上发行。但由于32X发行版的欧洲市场惨淡,因此Accolade决定保留發行权,直至游戏可以在较为稳定的平台上发布[2]。游戏于1996年11月25日在北美发行,于1997年8月在欧洲发行。游戏曾有于1997春季在世嘉土星平台上的发行计划,该版本基于原来32X平台的开发模型,但因游戏在那时并不受欢迎,使得开发人员最终放弃此计划[6]。本游戏发售时,恰逢《超级马里奥64》发售,因此博林深感担忧。他认为本游戏是尝试使用三维技术的一个机会,但它会比马里奥更加优秀[4]。他将游戏不受欢迎的原因部分归咎于与《超级马里奥64》的同时发售。开发人员在贸易展中发觉《超级马里奥64》比本游戏更加成熟之后,想改进游戏。但此时已处在制作周期之外,且Accolade早已将其发售[5]。
评价
编辑评价 | ||||||||||||||||||
---|---|---|---|---|---|---|---|---|---|---|---|---|---|---|---|---|---|---|
|
本游戏一经发售,就被批评声所淹没,并被评为“史上最烂的游戏”。Game Rankings依据网站上的5个评论,给予游戏50.90%的汇总评价,The Electric Playground给予游戏4/10分的评价[7],同时《电子游戏月刊》给予游戏3.25/10分的评价[7]。Gametrailers将游戏命名为“史上第八烂的电子游戏”,并称之为“高质量作品的廉价模仿”,因本游戏发行时间与《马里奥64》相近,所以借此话来讽刺本游戏乃《马里奥64》的“抄袭版”[4][10]。脱口秀主持人史葛·鲁宾(Scott Rubin)称本游戏为“可怕的克隆作品”。他们描述游戏画面就跟“涂上颜色的纸板箱”一样,还批评大笨猫所说的俏皮话[10]。GamesRadar的汤姆·古尔特(Tom Goulter)认为《大笨猫3D》作为电子游戏,就如同糟糕的电影《地球战场》或是《外太空九号计划》一样[11]。肖恩·贝比(Seanbaby)将游戏命名为“第十七烂的游戏”,他对游戏的操纵感、角色性格以及视觉效果,只能用“该死”来形容。他另补充一句:“你几乎可以感觉到游戏制作者有多憎恨美国的孩子。[12]”
IGN的戴维·泽德寇(David Zdyrko)称游戏为“永恒经典的覆灭”[13]。同处IGN的利维·布坎南(Levi Buchanan)将本游戏当做尝试二维过渡至三维却失败的明显例子,他主要批评其操纵感及角色设计,并指出游戏角色的外貌与个性均使前作走向毁灭[14]。总体来说,他们都不怎么喜欢本游戏[15]。IGN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史上最糟糕的游戏之一[16]。1UP.com称本游戏很“可怜”,同时也是“潜在的马里奥杀手”[17]。GamePro称游戏为“吸金作品”[18]。GameZone的Jkdmedia认为早期三维游戏就和本游戏一样,既黑暗又可怕[19]。他随后将本游戏与《象棋大师:学习的艺术》(Chessmaster: The Art of Learning)的画质进行对比,之后得出这条评论:“《大笨猫3D》占了上风。[20]”Kotaku的迈克尔·梅科阔特(Michael McWhertor)称未发布的游戏《吃豆人鬼区》较《超级马里奥64》来说更接近于本游戏[21]。
然而,尽管游戏大多受负面评价,Absolute PlayStation却给予本游戏67%的评价[9]。GameSpot本不看好本游戏,却给予游戏5.5/10分的“一般”评价[8]。DieHard GameFan和Next Generation亦予以游戏相当好的评价[1]。
PSExtreme给予游戏93%的评价,并授予游戏“金X奖”(Gold X Award),此奖在游戏封面上亦有明显体现。由于杂志并不出名,曾有错误的传言称这个杂志和这个奖都是骗人的,Accolade也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当做促销本游戏的好方式[22] 。
可能的后续作品
编辑2015年,开发人员宣布大笨猫系列的前两作将可在Steam上发售。游戏的程序员同时也张贴出募集游戏角色粉丝的请愿书。如果成功的话,他们可能会制作新的大笨猫系列游戏[23]。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Bubsy 3D Box Shot for Playstation - GameFAQs.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 ^ 2.0 2.1 Bubsy 3D Release Information for PlayStation. GameFAQs. 1996-10-31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Bubsy 3D.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Ziff Davis). 1996-06, (83): 49.
- ^ 4.0 4.1 4.2 News - Playing Catch-Up: Bubsy's Michael Berlyn. Gamasutra. 2005-10-03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5.0 5.1 Interview: Mike Berlyn. Sega-16.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 ^ Welcome To Bubsy 3D. Web.archive.org.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7-02-21).
- ^ 7.0 7.1 7.2 Bubsy 3D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1996-10-31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8.0 8.1 Bubsy 3D Review for PlayStation. GameSpot. 1996-12-0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9).
- ^ 9.0 9.1 Bubsy 3D - Review - Absolute Playstation.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0).
- ^ 10.0 10.1 Nov 17, 2006. GT Countdown Video Game, Top Ten Best And Worst Games Of All Time | Video Clip | Game Trailers & Videos. GameTrailers.com. 2006-11-17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8).
- ^ Gaming's would-be innovators. GamesRadar.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5).
- ^ EGM's Crapstravaganza: The 20 Worst Games of All Time. Seanbaby.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8).
- ^ David Zdyrko. Frogger: The Great Quest - PlayStation 2 Review at IGN. Ps2.ign.com. 2001-11-30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 ^ Buchanan, Levi. What Hath Sonic Wrought?, Vol. 1 - Retro Feature at IGN. Retro.ign.com. 2008-11-07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2).
- ^ Marc Nix. The Future of PSP - SCE Bend - PlayStation Portable Feature at IGN. Psp.ign.com. 2007-03-23 [2010-10-19].
- ^ IGN - 79. Marc Blank. Uk.games.ign.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3).
- ^ The Essential 50 Part 37: Tomb Raider from. 1UP.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5).
- ^ Mike, Major. E3 2002: Famous Mascots Get a Major Makeover, page 5, Feature Story from. GamePro. 2002-05-30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30).
- ^ Tyeise 6/27/10 5:31 PM . M&M's Adventure - NDS - Review | GameZone.com. Nds.gamezone.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8).
- ^ Chessmaster: The Art of Learning - NDS - Review | GameZone.com. Nds.gamezone.com.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 ^ The Making And Death Of Pac-Man Ghost Zone. Kotaku.com. 2009-12-07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7).
- ^ EXcavate: Rating (Highest to Lowest). PSExtreme. [2016-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7-06-01).
- ^ Steam Greenlight :: BUBSY Two-Fur - Steam Community. Steam. 2015-11-16 [2015-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外部链接
编辑- 莫比游戏上的《大笨猫3D》(英文)
- 本游戏的世嘉版宣传网站(1996年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