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壽琨(英語:Lu Shou-Kun,1919年—1975年),香港水墨畫家。

呂壽琨
Lu Shou-Kun
出生1919年 (1919)
 中華民國廣州
逝世1975年(55—56歲)
 英屬香港
母校廣州大學
运动香港新水墨畫運動
奖项大英帝國勳章 MBE(1971年)

簡歷

编辑

呂壽琨原籍廣東鶴山,出生於廣州。其家族乃書香世家,父親是當年廣東資深畫家和學者呂燦銘(1892-1963年),於廣州經營古董書畫店。他自幼就受其父薰陶而熱愛繪畫,亦因家中經營古董書畫,得以品閱及臨摹無數歷代國畫大師的傑作和真跡,而造就了其深厚的國畫傳統筆墨技法。

他曾經拜近代國畫名師黃賓虹短暫學畫。1946年畢業於廣州大學,獲經濟學位,是年他在廣州首次主辦廣東全省水災義展而嶄露頭角。1948年移到香港定居。

1949年任職香港油蔴地小輪公司稽查員。工餘之外不忘筆墨,乃孜孜不倦創作,四處寫生。由於他在碼頭工作,每天觀察群山和海港,早期創作了很多漁港的風景畫。開始在香港各報章發表畫評和他的水墨畫理論。

1954年在香港大酒店畫廊舉行首次個人展。其後他編寫的著作《國畫的研究》正式出版之後,影響了香港的藝壇,奠定他在美術理論界的地位。1955年後,呂壽琨的個人畫展和聯展遍及英國、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地區。至今大大小小的展出不下六十多個。1962新開幕的香港大會堂博物美術館(即現在的香港藝術館)委任呂壽琨為名譽顧問。

1966年,他辭去香港油蔴地小輪公司的職務,全身踏上了藝術生涯。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和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任教,主持水墨畫課程,從事培育新一代的藝術家。極力提倡他的中國新水墨畫理論。將西方的現代畫融化入傳統中國筆墨畫之中。

由於呂壽琨一直以開創中國新水墨為使命,以有限的精力去開闢無限的探索空間。他經常說「要以有限之生,窮無盡之知」。在他藝術事業創造力達到最高峰時,於1975年離世,年僅五十六歲。

風格及影響

编辑

呂壽琨的藝術,一直以中國畫傳統的筆墨、思想、技法而植根於香港本土,創作了不少寫意的香港山水畫。晚期更吸收了西方的表現主義,結合中國傳統思想基楚,以飛躍式地開創了他一系列的「襌畫」,為中國畫尋找出走向國際藝壇的新空間,給水墨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該「新水墨畫運動」帶動香港藝壇於60、70年代出現了一股創新水墨畫的熱潮,造就了香港當代畫壇一群新水墨大家[1]。其中表表者如王無邪譚志成韓志勳⋯⋯及其後的徐子雄周綠雲梁巨廷靳埭強[2],以及李氏畫苑的李維安、李靜雯都是呂壽琨的學生和追隨者。1971年更榮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頒贈大英帝國勳章 MBE,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香港畫家。

作品收藏處

编辑

呂氏不少作品除了私人收藏外,也獲收藏於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牛津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三藩市笛洋美術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藝術館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3]

參考來源

编辑
  1. ^ 黎美蓮. 推介館藏:呂壽琨與新水墨美術教育. 亞洲藝術文獻庫. 2020-11-03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2. ^ 從傳統中力求突破 創建水墨的新「形」. 明周文化. 2021-10-23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3. ^ M+藏品:呂壽琨. M+. [2022-03-1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