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取号轻巡洋舰
名取号轻巡洋舰(日语:名取/なとり Natori ?)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为长良级4号舰,属于5500吨级巡洋舰的第二批次之一。本舰参与了太平洋战争,长期在南太平洋一带活动,在战争后期遭美军潜艇击中沉没,并以“名取奥德赛”(幸存者们以划艇返回菲律宾的行动)而闻名。
名取 なとり | |
---|---|
概觀 | |
艦種 | 轻巡洋舰 |
擁有國 | 大日本帝国 |
艦級 | 长良级 |
製造廠 | 三菱重工业长崎造船所 |
下訂 | 1919年 |
動工 | 1920年12月14日 |
下水 | 1922年2月16日 |
服役 | 1922年9月15日 |
結局 | 1944年8月18日被美军潜艇伏击沉没 |
除籍 | 1944年10月10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5170吨[1] |
滿載排水量 | 常备5570吨 |
全長 | 162.15米 |
全寬 | 14.17米 |
吃水 | 4.80米 |
鍋爐 | 舰本式锅炉12座[2] |
动力 | 技本式蒸汽轮机4座[1] |
功率 | 90,000匹馬力(67,000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36節(66.7公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5,000海里(9,300公里)/14節(25.9公里每小時)[1] |
乘員 | 440人[1] |
偵搜系统 | 改装后: 21号对空电探(雷达)1座 水下听音器1座 1130毫米探照灯3座 |
武器裝備 | 新造时: 50倍径三年式140毫米单装炮7座计7门 40倍径三年式80毫米单装高射炮2座计2门 6.5毫米单装机枪2挺 八年式610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4座计8门 鱼雷16枚 水雷48枚 改装后: 50倍径三年式140毫米单装炮5座计5门 40倍径八九式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1座计2门 九六式25毫米三联装机枪2座计6挺 同双联装机枪2座计4挺 同单装机枪2座计2挺 八年式610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4座计8门 |
裝甲 | 舷侧62毫米 上甲板30毫米 |
艦載機 | 水上飞机1架 |
舰历
编辑建成至战前
编辑名取号轻巡洋舰是大正年间,日本海军大量建造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中,长良级的3号舰,于1920年12月14日在三菱造船的长崎造船所开工建造,1922年2月16日下水,1922年9月15日正式服役。
1927年12月,名取编列入第二舰队第2水雷战队(时任战队司令为馆明次郎海军少将)并担任旗舰。
1932年至1933年前后,日军对名取进行了改装,在5、6号主炮之间安装了吴式二号三型推进器,原来的滑行导轨台也随之拆除。舰体的改动包括增大舰桥后部的甲板室,罗经舰桥加装封闭外板和帆布天篷;换装新式的4米测距仪(同级姊妹舰大多安装的是3.5米或4.5米测距仪,只有名取单舰采用4米测距仪);原两门76毫米高射炮改为两座双联装13毫米防空机枪,原两挺6.5毫米机枪改为7.7毫米机枪,并在原来滑行平台的位置安装一座英国维克斯双联装40毫米“砰砰”炮[3]。
1933年5月,名取转入第一舰队第7战队。1935年11月,改编到驻佐世保的警备战队[4]。1936年12月,转入第一舰队第8战队(时任战队司令为南云忠一海军少将),参加了在南中国方面的行动。1938年12月,编入第五舰队第9战队,以馬公市为基地,进行在南中国的作战。
1937年,除鬼怒外的长良级5舰接受了第二次大改装。名取的改装包括将原有的3部900毫米探照灯更换成九二式1100毫米探照灯;两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更换为两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这次改装使得全舰满载吨位达到了将近8000吨,航速也减慢到32節(59.3公里每小時)。而居住条件比起改装前也要更差了。[5]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当天第八战队(由良、名取、鬼怒)即返回佐世保,准备为海军向上海增派部队一事进行护航。同年8月9日,上海发生“大山勇夫事件”,正在佐世保待命的第八战队和第一水雷战队立即搭载着12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前往上海,11日晚完成登陆[6]。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留守上海的日军舰艇立即投入战斗。17日早上,第八战队司令南云忠一海军少将率队(名取、由良、鬼怒、川内)进入黄浦江炮击大场、江湾一带的中国炮兵阵地[7]。22-23日,日本陆军组建的上海派遣军开始在吴淞、川沙口附近登陆,多艘日舰进行炮击支援[7]。
1939年9月,转为预备舰,在舞鶴市为了作为旗舰而进行改造。
1940年,有关方面对名取实行改造,旨在加强防空和夜战能力[8]。11月,转为第二遣支舰队第5水雷战队(时任战队司令为原显三郎海军少将)的旗舰。1941年4月,五水战编入第三舰队旗下,参加了入侵法屬印度支那的作战。
太平洋战争
编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名取参加了日军对菲律宾的一系列作战[9]。12月10日,在日军进攻阿帕里的战斗中,美军B-17轟炸機空袭了日军登陆场,若干近失弹对名取造成轻伤,一个油库损坏泄露[10];舰上7人死亡,15人负伤。随后名取参加了林加延湾战役。12月31日,名取编入马来亚部队,在第二次马来亚登陆作战中担任掩护角色。
1942年1月,名取加入兰印部队(日军对进攻荷属东印度的部队的称呼),参加了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中的爪哇岛登陆战。2月底,第七战队(最上、三隈)、五水战(旗舰依然是名取)护送着第2师团的56艘运输船从金兰湾起程,目标直指巴达维亚[11]。3月1日0时前后,日军负责警戒登陆场的驱逐舰在夜色中,发现了美军重巡休斯敦号和轻巡珀斯号,巽他海峡战役爆发。原显三郎吸引两艘盟军巡洋舰远离登陆场,同时发信息请求第七战队两艘重巡的支援[11]。然而珀斯号发射的照明弹照亮了日军运输船,两舰遂对名取弃之不顾直奔登陆场,迫使五水战仓促应战。当晚五水战名取和各驱逐舰共发射了28枚鱼雷,无一命中;盟军巡洋舰用4枚鱼雷作为回应,也全部脱的[12]。01:19最上、三隈赶到,最终击沉了这两艘巡洋舰。另外01:30前后多枚鱼雷冲入万丹湾内,击沉日本运输船佐仓丸,重创龙城丸、蓬莱丸、龙野丸,第16军司令今村均中将落水。有作者认为这批鱼雷其实是日本人自己发射的鱼雷,由于九三式鱼雷出色的航程才导致了误击[13]。
同年3月10日,名取作为第二南遣舰队第16战队(司令依然为原显三郎)的旗舰,与长良、五十铃、鬼怒一同,在东印度洋一带遂行警戒任务。12月1日,在帝汶岛附近,日军侦察机发现了一支澳大利亚舰队(护航艇阿米代尔号、卡索曼号,改装护航艇库尔号),名取、鬼怒奉命出动前往攻击该支盟军舰队,但没能遭遇敌军[14]。期间澳大利亚飞机对名取展开过空袭,但没有命中[15]。其后名取又曾负责向荷兰地亚运送海军陆战队[15]。
1943年1月6日,鱼雷艇友鹤在多博湾入口遭遇美军空袭而负伤。1月8日,名取从拉姆巴塔(Lembata)岛出发前去进行护卫;9日日军的特设炮艇万洋丸赶到进行拖曳,名取于是单独返回安汶。当地时间09:41(东京时间11:38),名取到达距离安汶灯塔东南大约18海里处的位置。潜伏此处多日的美军潜艇遍罗鱼号在3000码距离上发射了两枚鱼雷,两发全中,虽然无一爆炸,但冲击依然对名取造成严重伤害,舰艉船体撕裂,两根推进轴断裂。09:48遍罗鱼号再度发射两枚鱼雷,这次两枚全部射失。09:51名取用主炮进行还击,并下令水上飞机投下深水炸弹,逐退了遍罗鱼号。这次遇袭名取舰上战死7人、负伤12人[16][17]。陆军的救难船大隈丸在安汶协助名取进行临时修理,但1月16日和21日美军B-24轟炸機数度袭击[18],其中21日的空袭中一枚227公斤炸弹在右舷7-10米处的水下爆炸,船底出现进水情况,二号锅炉舱受损,20人战死[19]。名取新舰长植田弘之介海军大佐决定此处不宜久留,于是布雷舰苍鹰的护卫下撤往望加錫,途中数次遇到空袭,都没有命中[20]。另一边遍罗鱼号一直在萨拉扎(Salajar)海峡附近寻找战机,23日9时许遍罗鱼号再度向名取发起进攻,然而4枚鱼雷依旧全部失的。名取也用主炮应战,负责警戒的水上飞机也投放深水炸弹,而遍罗鱼号再次全身而退[19]。名取到达望加錫后,第102工作部对受伤的艉部进行加固;27日名取又转赴新加坡进行应急修理,安装了临时舰艉和舵机[21]。同年5月24日名取返回舞鹤进行修理,6月7日抵达,同时着手进行改装[22]。改装工作包括拆掉了第5、第7号主炮炮塔;原7号炮塔位置改为一座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舰桥顶部加装一部21号电探;近程防空火力增强到14门25毫米防空机枪(两座三联装、两座双联装、4挺单装);舰艏加装水下听音器和接收器[21]。
1944年4月改装作业结束,名取编入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在日本内海西部进行训练。1944年5月,名取编入第3水雷战队,从吴市往达沃市运送第126防空队。6月参加菲律賓海海戰,担任航母编队补给部队的护卫。在战斗后名取执行从菲律宾往帛琉运送物资的任务。
同年8月18日0时不久,埋伏在薩馬島以东海域的美军潜艇硬头鳟号发现了船队。硬头鳟号02:37和02:40对一艘“日本战列舰”先后发射了两批共9枚鱼雷,确认两发命中。02:40一枚Mk-23鱼雷取得第一发命中,击中左舷舰桥下方位置,摧毁了一号锅炉室,同时使得重油舱起火,舰上开始对右舷注水;不久第二批发射的Mk-18鱼雷击中右舷前主桅下方。05:40名取前甲板没入水中,7时舰长久保田智海军大佐下令弃舰,5分钟后全舰即沉入海中[23]。
遇袭时名取舰上包括搭乘者在内超过了550人,约100人选择与舰同沉;其余幸存者分乘2艘内火艇、3艘划艇和15只救生筏等待救援。由于事发时海况恶劣,不少小艇和救生筏翻覆沉没。其中约200人登上了3艘划艇,每艘额定20人的划艇挤上了60多人。由于救援迟迟不至,22日划艇上的幸存者们用竹竿和桅杆残骸等物品做成三面帆,向菲律宾前进。23日遭遇风暴,海浪几乎掀翻了小艇。26日幸存者们发现了一架日本飞机,但这架飞机没看到海面上的小艇。27日起小艇队上陆续有人死亡。28日黄昏,小艇队似乎发现了海岸线;然而29日一整天都在下雨,小艇队再次迷失方向。30日早上,日本陆军的巡逻艇第11昭南丸终于发现了这些幸存者们,并拖回棉兰老岛的苏里高港。当天小艇上共有183人获救,其中1人在陆军医院中不治身亡。包括小艇上的183人在内,共有194人返回日本控制区;另外8月31日美国潜艇黄貂鱼号经过该海域时遇到其中一只救生筏,打捞起4名日军官兵;9月12日驱逐舰马歇尔号也救起了44人。[24]
名取沉没时的1号艇指挥松永市郎海军大尉当时任通信长。战后松永出版过《先任将校:军舰名取短艇队归航之战》、《美国潜艇硬头鳟VS军舰名取短艇队(日语:米潜水艦ハードヘッドvs軍艦名取短艇隊)》等作品。[24]
历代舰长
编辑下表系根据《日本海軍史》第9、10卷《将官履歴》,以及《官報》进行整理。
舾装长
编辑- 副岛庆亲 海军大佐:1922年2月16日 - 1922年9月15日
舰长
编辑- 副岛庆亲 海军大佐:1922年9月15日 - 1922年12月1日[25]
- 森田登 海军大佐:1922年12月1日[25] - 1923年11月20日
- 小仓泰造 海军大佐:1923年11月20日 - 1924年12月1日
- 井上四郎 海军大佐:1924年12月1日 - 1925年11月20日
- 加岛次太郎 海军大佐:1925年11月20日 - 1926年5月20日
- 水城圭次 海军大佐:1926年5月20日 - 1926年11月1日
- (兼)市来崎庆一 海军大佐:1926年11月1日 - 12月1日
- 松本忠左 海军大佐:1926年12月1日 - 1927年8月20日
- 津田威彦 海军大佐:1927年8月20日 - 11月15日
- 有地十五郎 海军大佐:1927年11月15日 - 1928年8月1日
- 日暮丰年 海军大佐:1928年8月1日 - 12月10日
- 佐田健一 海军大佐:1928年12月10日 - 1929年11月30日
- 小山与四郎 海军大佐:1929年11月30日 - 1930年12月1日
- 三木太市 海军大佐:1930年12月1日 - 1931年4月5日
- 星野仓吉 海军大佐:1931年4月5日 - 1931年12月1日
- 坂部省三 海军大佐:1931年12月1日 - 1932年6月10日
- (兼)後藤辉道 海军大佐:1932年6月10日 - 1932年12月1日[26]
- 松木益吉 海军大佐:1932年12月1日 - 1933年11月15日
- 松浦永次郎 海军大佐:1933年11月15日 - 1934年11月15日
- 岸福治 海军大佐:1934年11月15日 - 1935年11月15日
- 岡村政夫 海军大佐:1935年11月15日 - 1936年12月1日
- 中原义正 海军大佐:1936年12月1日 -
- 中尾八郎 海军大佐:1937年11月10日 -
- 有贺武夫 海军大佐:1938年12月5日 -
- 松原宽三 海军大佐:1939年11月15日 -
- 山澄贞次郎 海军大佐:1940年11月15日 -
- 佐佐木静吾 海军大佐:1941年7月28日 -
- 猪口敏平 海军大佐:1942年7月1日 -
- 植田弘之介 海军大佐:1943年1月20日 -
- (兼)平井泰次 海军大佐:1943年7月20日 -
- 久保田智 海军大佐:1944年3月18日 - 同年8月18日战死
同级舰
编辑注释
编辑- ^ 1.0 1.1 1.2 1.3 1.4 刘怡,#出没风波里,35页
- ^ 2.0 2.1 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133(原本213頁)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00-101页
(按,同一作者在109页却又写到该位置安装的是一座四联装13毫米机枪。故存疑。)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03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01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14-115页
- ^ 7.0 7.1 刘怡,#出没风波里,116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21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30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31页
- ^ 11.0 11.1 刘怡,#出没风波里,147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48页
- ^ 刘怡,#出没风波里,149页
- ^ 日本軽巡戦史,369-371ページ
- ^ 15.0 15.1 日本軽巡戦史、371ページ
- ^ 刘怡,#出没风波里,231-232页
- ^ 日本軽巡戦史、372ページ
- ^ 日本軽巡戦史、373ページ
- ^ 19.0 19.1 刘怡,#出没风波里,233页
- ^ 日本軽巡戦史、373-374ページ
- ^ 21.0 21.1 刘怡,#出没风波里,234页
- ^ 日本軽巡戦史、374ページ
- ^ 刘怡,#出没风波里,250页
- ^ 24.0 24.1 刘怡,#出没风波里,251-252页
- ^ 25.0 25.1 『官報』第3102号、大正11年12月2日。
- ^ 『官報』第1778号、昭和7年12月2日。
参考文献
编辑- 雑誌「丸」編集部『ハンディ版 日本海軍艦艇写真集14 軽巡 長良型』光人社、1997年。
- [歴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Vol.32『軽巡 球磨・長良・川内型』. 学習研究社. 2001.
- [歴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Vol.51『帝国海軍 真実の艦艇史2』. 学習研究社. 2005.
- 木俣滋郎. 日本軽巡戦史. 図書出版社. 1989.
- 海軍歴史保存会『日本海軍史』第7巻、第9巻、第10巻. 第一法規. 1995.
- 外山操. 艦長たちの軍艦史. 光人社. 2005. ISBN 4-7698-1246-9.
- 『官報』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国会図書館
- 海軍有終会編 (编). 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 海軍有終会. 1935 [2017-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公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 Ref.C08030579600「昭和19年8月18日~ 軍艦名取戦闘詳報(1)」
- Ref.C08030579700「昭和19年8月18日~ 軍艦名取戦闘詳報(2)」
- 刘怡. 出没风波里.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ISBN 978-7-307-10068-8.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