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城

(重定向自台灣省城

臺灣省城清朝臺灣建省後,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預定設在彰化縣橋仔頭(雅作橋孜圖,今臺中市中心)的省城,負責管理臺灣的中路,亦是行政區劃調整後新臺灣府的府治所在,也是臺灣縣的縣治所在。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撫後令省城停工,並將省會正式移到臺北府,於是此城之後僅為新的臺灣府城,且直到乙未戰爭時仍處於未完工狀態[3]日治時期在1903年進行市區改正後省城建物幾乎全毀,僅留下臺灣省城大北門的城樓(今臺中公園望月亭)[4]以及儒考棚

臺中公園望月亭—臺灣省城(府城)僅存的門樓建築
曲奏迎神匾
日治時期曾做為臺中廳廳舍的原考棚
整修前的臺灣省城儒考棚
大西門「兌悅門」[1][2]

沿革

编辑

光緒七年(1881年),福建巡撫岑毓英便感到臺灣中路防衛不足,便命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劉璈調查彰化一帶,之後劉璈贊成將巡道調往中路,並建議選擇貓霧拺上橋頭下橋頭烏日莊等地擇一建城。之後到了光緒十三年(1887年)劉銘傳來臺勘察後,確定選擇橋仔頭作為省會,亦為臺灣府府治所在,周圍改為臺灣縣,而原臺灣府與臺灣縣則改成臺南府安平縣[3]

省城的範圍在頂橋仔頭到東大墩一帶,包含了三分之一的東大墩街,另外也涵蓋了整條新莊仔街並至旱溪西側為止。而在土地方面,東邊原為仕紳吳鸞旂所有,南邊與考棚東南邊的地原屬霧峰林家,城中央原屬樹仔腳林家的地,而城北與西門外則是之前被抄收的地,面積共計約為375甲6分。築城工程自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始,由臺灣府臺灣縣知縣黃承乙監造、林朝棟派兵負責修築城垣、吳鸞旂為總理,工人則主要來自兵勇,另外還有從上海招募來的50名木工與泥水匠師。築城費用共21萬5000銀兩[註 1],由彰化苗栗雲林、臺灣四縣的經費分攤。然而城尚未築完,便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二月停工,而接任劉銘傳的邵友濂更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二月將省會移到臺北府,之後因經費不足,直到乙未割臺時城池仍處於未完工狀態[3][5]

日治時期,城池全被拆除,僅留下大北門城樓,該城樓後來移到臺中公園砲臺山旁,改稱望月亭作涼亭使用,其內仍有當年臺灣知縣黃承乙所書之「曲奏迎神」匾額[3]

建築特色

编辑

省城

编辑

城內則建有臺灣縣署、文廟、儒考棚、演武廳、城隍廟等建築[3]

城牆

编辑

臺灣省城的城牆接近八角形,厚1丈5尺(約5.2米),而城門高1丈5尺3寸(約5.3米)。城垣實際完成部分為大北門經小北門到西門這段約650丈長的部分(約2.2公里),此外大多僅築成150公分高的牆基。目前已經完全拆除。

城門

编辑

城門的部分則共有八門四樓,分別為

現存

编辑
  • 大北門「坎孚門-明遠樓」:為翹脊,薄瓦頂。疊斗式構造,歇山式屋頂架構,在門外還設有接官亭,目前只剩下城樓,稱為望月亭

已拆除

编辑
  • 大東門「震威門-朝陽樓」
  • 小東門「艮安門」
  • 大西門「兌悅門-聽濤樓」
  • 小西門「坤順門」
  • 大南門「離照門-鎮平樓」
  • 小南門「巽正門」
  • 小北門「乾健門」

相關條目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這筆工程款包括了建考棚的28000兩、衙署20000兩、文廟30000兩與城隍廟8000兩[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石川源一郎. 台湾名所写真帖. 1899. 
  2. ^ 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 Harry Alverson Franck. Formosa the Beautiful; 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 P.49. 
  3. ^ 3.0 3.1 3.2 3.3 3.4 張志遠. 《台灣的古城》.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7-09: 108–111. ISBN 978-986-6731-00-6. 
  4.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臺灣省城大北門[永久失效連結]
  5. ^ 5.0 5.1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國立成功大學: 36–38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