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纳塔克邦
卡纳塔克邦(卡納達語:ಕರ್ನಾಟಕ,印地語:कर्नाटक,拉丁字母转写:Karnataka)是印度的一個邦,位於印度南部。作爲印度的資訊科技重地,該邦首府邦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
卡纳塔克邦 ಕರ್ನಾಟಕ | |
---|---|
印度的邦 | |
颂歌:Jaya Bharata Jananiya Tanujate | |
卡納塔克邦在印度的位置 | |
坐标 (班加羅爾):12°58′44″N 77°35′30″E / 12.97889°N 77.59167°E | |
國家 | 印度 |
地區 | 印度南部 |
建立 | 1956年11月1日 |
首府 | 班加羅爾 |
最大城市 | 班加羅爾 |
縣 | 30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卡納塔克邦政府 |
• 邦長 | Thawar Chand Gehlot |
• 首席部長 | Siddaramaiah(INC) |
• 邦議會 | 兩院制(224 + 75席) |
• 高等法院 | 卡納塔克高等法院 |
面积[1] | |
• 总计 | 191,791 平方公里(74,051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全國第7位 |
人口(2011年)[2] | |
• 總計 | 61,130,704人 |
• 排名 | 全國第8位 |
• 密度 | 319人/平方公里(826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IST(UTC+05:30) |
ISO 3166码 | IN-KA |
官方語言 | 卡纳达语[3][4] |
識字率 | 75.60%[5] |
HDI | ▲ 0.519(中) |
HDI排名 | 全國第12位(2011年) |
網站 | karunadu.gov.in |
卡纳塔克邦有人口超過6000萬,是印度人口前十高的邦;光是邦加羅爾就有超過450萬人口,但邦內其他城市的人口都不足100萬。
历史
编辑卡纳塔克邦的史前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手斧文化,在这一地区发现了手斧和割刀。[6]该州还发现了新石器文化和巨石文化的迹象。在哈拉帕发现的黄金被发现是从卡纳塔克邦的矿藏中进口的,这促使学者们假设古代卡纳塔克邦与公元前33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7][8]
因为宗教和种族仇恨,从1347年–1527年,穆斯林的巴曼尼素丹国军每年杀死10万个达罗毗荼人因为他们不是穆斯林(大多数是达罗毗荼儿童)。从1347年–1527年,最少有大约1800万个坎納拉人在卡纳塔克邦被巴曼尼素丹国军杀死了。[9]
人口
编辑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卡纳塔克邦人口為61,095,297人,性別比為每1000名男性比973名女性,38.7%該邦人口居住於城市地區,識字率為75.36%。卡纳塔克邦的官方語言為康納達語。
地理
编辑本邦可以分成三个地带:
行政區劃
编辑卡納塔克邦全邦分為30個縣。這30個縣分別如下:
- 巴加尔果特县 (Bagalkot ಬಾಗಲಕೋಟೆ)
- 班加罗尔乡村县 (Bangalore Rural ಬೆ೦ಗಳೂರು ಗ್ರಾಮೀಣ)
- 班加罗尔市区县 (Bangalore Urban ಬೆಂಗಳೂರು)
- 贝尔高姆县 (Belagavi ಬೆಳಗಾವಿ )
- 贝拉里县 (Bellary ಬಳ್ಳಾರಿ)
- 比德尔县 (Bidar ಬೀದರ್ )
- 比贾布尔县 (Bijapur ಬಿಜಾಪುರ )
- 查马拉贾纳加尔县 (Chamarajanagar ಚಾಮರಾಜನಗರ )
- 奇克马加卢尔县 (Chikmagalur ಚಿಕ್ಕಮಗಳೂರು)
- 奇特拉杜尔加县 (Chitradurga ಚಿತ್ರದುರ್ಗ)
- 南卡纳达县 ( Dakshina Kannada ದಕ್ಷಿಣ ಕನ್ನಡ)
- 达文盖雷县 (Davanagere ದಾವಣಗೆರೆ)
- 达尔瓦德县 (Dharwad ಧಾರವಾಡ )
- 加达格县 (Gadag ಗದಗ್ )
- 古尔伯加县 (Gulbarga ಗುಲ್ಬರ್ಗ)
- 哈桑县 (Hassan ಹಾಸನ)
- 哈韦里县 (Haveri ಹಾವೇರಿ)
- 果达古县 (Kodagu ಕೊಡಗು)
- 果拉尔县 (Kolar ಕೋಲಾರ)
- 卡巴尔县 (Koppal ಕೊಪ್ಪಳ)
- 曼迪亚县 (Mandya ಮ೦ಡ್ಯ)
- 迈索尔县 (Mysore ಮೈಸೂರು)
- 赖久尔县 (Raichur ರಾಯಚೂರು)
- 希莫加县 (Shimoga ಶಿವಮೊಗ್ಗ)
- 杜姆古尔县 (Tumkur ತುಮಕೂರು)
- 乌杜皮县 (Udupi ಉಡುಪಿ)
- 北卡纳达县 (Uttara Kannada ಉತ್ತರ ಕನ್ನಡ)
- 奇克巴爾拉普爾縣(Chikkaballapur)[12]
- 拉馬納加拉縣(Ramanagara )[12]
- 耶德吉爾縣(Yadgir ಯಾದಗಿರಿ)
每個縣由縣專員或縣裁判官管轄。而每個縣會再細分為分區,由分區裁判官治理:分區再由村(有村議會)及城鎮組成。
根據2011年的人口統計,卡納塔克邦的七個最大城市,按人口多少順序為:班加罗尔、胡布利-达尔瓦德、迈索尔、古尔伯加、贝尔高姆、门格洛尔及达文盖雷。班加罗尔及胡布利-达尔瓦德是邦內兩個僅有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而人口最多的三個縣分別為:班加罗尔市区县、贝尔高姆县及古尔伯加县,每個縣的人口都超過300萬人。加达格县、查马拉贾纳加尔县及果达古县的人口都不足100萬。[13]
参考文献
编辑- ^ State-wise break up of National Parks. 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 Government of India. [12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21日).
- ^ Figures at a glance (PDF). 2011 Provisional census data.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 [17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0-24).
- ^ The Karnataka Local Authorities (Official Language) Act, 1981 (PDF). [9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2-13).
- ^ The New Indian Express (IBN Live) - Namaskara, Swalpa Swalpa Kannada Gottu. Ibnlive.in.com. [9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 ^ Population and Literacy Rate of cities in Karnataka. [19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 ^ Paddayya, K.; et al. Recent findings on the Acheulian of the Hunsgi and Baichbal valleys, Karnatak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sampur excavation and its dating. Current Science. 2002-09-10, 83 (5): 641–648.
- ^ S. Ranganathan. THE Golden Heritage of Karnataka. 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Bangalore. [7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1).
- ^ Trade. 大英博物馆. [200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6).
- ^ 存档副本.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Language – India,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PDF). Census of India 2011.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12–14, 49. [8 Sept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4 November 2018).
- ^ Population by religion community – 2011. Census of India, 2011.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August 2015).
- ^ 12.0 12.1 2 new districts notified in Bangalore. The Times of India, dated 2007-08-06. 2007-08-06 [200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英语).
- ^ Karnataka, Population: Persons (Total). Census of India, 2001. [200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