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米话,又称尖米话、粘米话、祖公话,是一种混合型方言,,是古惠州府归善、海丰、博罗一带居民对母语的自称。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汕尾市西南部(海丰县、陆丰市)和深圳市东部。这种方言融合了白话、客家话、福佬话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占米话的使用人口大约有20多万。占米话中保留了大量古语词,是一种濒危语言,主要分布于深圳市深汕合作区与惠州部分乡镇的村落,该区域各镇的占米话人口有1万至2万人不等,深圳坪山新区的个别村落中也有这种方言,但当地还能说这种方言的人仅剩十几人。[1]

占米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区域广东省惠州市深圳市汕尾市
母语使用人数
20万 (2014)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无(mis
Glottolog

占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若结合词汇系统,则显得比较复杂。语音方面,它与广州话在听感上的相似性及声韵比较数据所显示出来的同一性。同时占米话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词汇方面,海丰占米话中的核心词部分,与广州话相同者所占比例最大,但在常用词方面,它与海丰“福佬话”相同的词汇所占比例均高于其它二者,而与梅县话相同词的比例则一直偏低。[2]

据实际接触和有关资料了解,属深圳市的大鹏、南澳、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话,惠州的“本地话”,惠东县的多祝、铁涌、平海、港口、巽寮、稔山、吉隆、黄埠、盐州等镇和本县的赤石、鲘门、小漠及梅陇镇南山的尖米话与海丰鹅埠尖米话的语音系统基本相同。狭义粘米话按照音韵特征分为两派,一种是古惠州府海丰县杨安都以及归善县(今惠东、惠阳、龙岗)一带口音,一种是古广州府新安县大鹏卫所以及香港汀角一带口音。从地理上看,粘米话或大鹏话是方言孤岛,粘米话之所以支离破碎分布,与清初迁海令有关,惠州府沿海居民十室九空,粘米话变成仅在卫所一带居民使用。大鹏话与鹅埠粘米话相隔迢迢,但差异很小,证明了粘米话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粘米话内部的稳定性。潘家懿先生将粘米话分为两派--“粤味粘米”与“客味粘米”,客味粘米,指的就是惠州河源一带的东江流域本地话,粤味粘米指的就是沿海一带本地话。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周佳凡.深圳坪山占米话研究[D].2014.
  2. ^ 汕头大学2006硕士.广东海丰“占米话”之语音、词汇比较研究.陈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