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是1926年由臺灣雲林縣北港鎮的北港飛龍團於陣頭所使用的大型民俗織品文物,是目前臺灣保存刺繡類織品文物中尺寸最大的旗幟。現已登錄一般文物。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位置 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仁和路102號
材料布料、金蔥、繡線
建成时间1926年-1930年
官方名称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類型登錄等級:雲林縣一般文物
登錄種類:旗幟
詳細登錄資料

沿革

编辑

北港飛龍團成立於1910年(明治43年),是由邀請福建省福州市翁三連傳授舞龍技藝而組成之陣頭團體。當時最初的團員包括翁三連、吳然和、黃竹根、李傳、蔡水、吳伯衷、劉火炭、吳瑞英、王水生、羅水來、洪有土、葉亭、陳老翁等人。北港鎮當時設有勤習堂[1]、德義堂[2]和飛龍團三個武陣,其中飛龍團則為表現最為出色之團體,並在北港媽祖遶境活動主要使用桶仔鼓,並配以小鑼、武陣,扮演重要的表演角色。

大龍旗於1926年(昭和元年)開始製作,據信完工於1930年(昭和四年)。製作期間,由於黃金價格飆漲,承接繡莊曾難以負擔成本相繼放棄製作該項目,並在歷經四個繡莊(所在地包括嘉義市臺南市)才完成。故有「臺灣第一旗(奇)車倒三間店」之俚語傳說。該旗幟完成後,曾被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譽為「文化雅觀」。[3]在1937年2月5日,飛龍團曾受邀前往嘉義機場參加「飛行第十四聯隊」的開隊式表演。大龍旗曾於表演式演出,名氣喧騰一時。[4]

然而,由於大龍旗尺寸巨大,每次出陣所需人力甚鉅,必須由兩座鐵架滑輪載動,工人就得十人配合操作,加上其易受耗損,因此出陣次數有限。自1970年代以來,大龍旗在媽祖遶境活動最後一次街頭亮相後,便被存放在北港飛龍團倉庫的防潮箱中。

2013年,大龍旗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生活及儀禮器物 - 信仰及儀禮器物」類別的一般古物,成為臺灣第一個陣頭­文物。[5][6]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同年5月底進行現勘並提供保存建議。2014年,因布帛風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將大龍旗送到臺南文資中心修護,展開對於大龍旗的研究修復計畫。[7][8]由於大龍旗並無任何照片、底稿可考據,因而耗時多年。修復團隊龍旗拆成八件逐一考究及修護,於2021年修復完成。[9][10][11][12]大龍旗的修復計畫也幫助臺灣建立刺繡文物的修護體系。飛龍團計畫在修護後,將龍旗送到北港文化中心公開展出。[13]

尺寸

编辑

大龍旗是一面雙面三角形的陣頭旗幟,其重量超過30公斤,尺寸共分別為673、535、454公分。主要由布料、金蔥和繡線等材料製成,其中龍形的立體刺繡為主要特徵,圖案呈現半立體凸出的效果,該旗幟共有兩面,其兩側都有陣頭名號,但兩側內容不同,一側繡有大龍與水族陣(包括)圖案,另一側則繡有封神榜人物,但兩隻棋子的主題不一樣。此外,大龍旗使用的是加厚的純蠶絲織成的綢緞,稱為正貢,在臺灣常見30種傳統刺繡技法中,大龍旗的製作運用了其中26種,可見大龍旗對於傳統刺繡技法上的高度精湛。被視為臺繡技藝的重要代表文物。[14],此外,大龍旗收邊採一種日文稱「啄木瓶打紐」的經緯線呈V字型的平織,因旗織法類似啄木鳥啄木留下的痕跡而以此為名。刺繡紋飾也是兩面均有。[15]

由於大龍旗布面脆弱,且長期置於防潮箱中,導致金屬鏽線氧化脫落。在2010年代的修復過程中,研究團隊進行了染色實驗,染出接近大龍旗所用布料老化之後的顏色,並且用來製作補片。同時邀請美國織品修復專家來臺進行交流協助。[16][17]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勤習堂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data.yunlin-memory.cool.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2. ^ 德義堂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data.yunlin-memory.cool.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3. ^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鏽線含金 當年「車倒3間店」 | 文化. 中央社 CNA.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中文(臺灣)). 
  4. ^ 北港飛龍團藏昭和十二年飛行第十四聯隊錦旗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data.yunlin-memory.cool.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5. ^ 林煥勝. 雲林縣一般古物(北港飛龍團大龍旗、繡製龍皮、九龍錫爐)調查研究計畫. 雲林縣: 雲林縣政府. 2013. 
  6. ^ 林源泉策畫,陳益源主編. 雲林文獻 第五十七輯. 雲林縣: 雲林縣政府. 2013. 
  7. ^ 陳燦坤. 雲林古物大龍旗送修護 可望重見天日 - 社會.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8-16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中文(臺灣)). 
  8. ^ 陳燦坤. 飛龍團大龍旗送修護 未來擬展示 - 地方.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8-17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中文(臺灣)). 
  9. ^ 洪瑞琴. 參訪國家文學館 蘇貞昌:認識歷史愛台灣 -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9-06-29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中文(臺灣)). 
  10. ^ 中時新聞網. 拯救大龍旗7年 黑髮修到變白 - 藝文副刊. 中時新聞網.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中文(臺灣)). 
  11. ^ 三立新聞網. 睽違逾一甲子 雲林北港飛龍團大龍旗台南亮相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www.setn.com. 2021-01-06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中文(臺灣)). 
  12. ^ 洪瑞琴. 95年歷史「大龍旗」修復完成!古物刺繡工藝展出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01-06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中文(臺灣)). 
  13. ^ 曹婷婷. 95年歷史北港飛龍團大龍旗修復展 年底組合完成 - 生活. 中時新聞網.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臺灣)). 
  14. ^ 中華民國文化部.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04-29] (中文(臺灣)). 
  15. ^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data.yunlin-memory.cool.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16. ^ 蔡紹堅. 3D科技運用到文物保存 解決文化資產的「三高」問題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繁體)). 
  17. ^ 北港大龍旗送修復 邀請美專家會勘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視新聞網 PNN. 2015-10-28 [202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