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海郡

(重定向自勃海

勃海郡[1],或為迎河郡勃海國滄水郡,中國古代的郡、國

建置沿革

编辑

西漢

编辑

漢文帝十五年(前165年),除河間國,分其浮陽、東光、阜城、章武、中邑、東平舒、束州等縣置勃海郡,治浮陽(今河北省滄縣東南)。

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河間國推恩置成平、廣、參戶三侯國,別屬勃海郡。元朔四年(前125年),齊國推恩置定、山原、柳、高樂等侯國,別屬勃海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勃海郡屬幽州刺史部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清河國推恩置蒲領侯國,別屬勃海郡。漢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清河國推恩置條市侯國,別屬勃海郡。地節二年(前68年),河間國推恩置景成侯國,別屬勃海郡。[2]

西漢晚期,勃海郡領有二十六縣(侯國):浮陽、陽信、東光、阜城、千童、重合、南皮、定、章武、中邑、高成、高樂、參戶、成平、柳、臨樂、東平舒、重平、安次、條市(或作“脩市”)、文安、景成、束州、建成、章鄉、蒲領。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省廊坊市以南,文安县泊头市阜城县以东,山东省乐陵市、河北景县安平县吴桥县以北地区。[3]

新朝改勃海郡為迎河郡[3]

東漢

编辑

東漢時,勃海郡改屬冀州刺史部,移治南皮城(今河北省南皮縣北)。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陽信、阜城、千童、定、中邑、高樂、參戶、柳、臨樂、重平、條市、景成、建成、章鄉、蒲領十五縣。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東光、成平二縣改屬樂成國。後樂成國推恩置條侯國,別屬勃海郡。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樂成國涿郡、勃海郡置河間國,東平舒、文安、束州三縣改屬河間國。永元七年(95年),削樂成國東光縣,別屬勃海郡。永元八年(96年),復置廣陽郡,安次縣改屬廣陽郡。漢安帝延光元年(122年),復置陽信縣。至此,勃海郡領八縣(侯國):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章武、陽信、(或作“脩”)。[4]

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徙封樂安王劉鴻為勃海王,改勃海郡為勃海國[5]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降勃海王劉悝為廮陶王,改勃海國為勃海郡永康元年(167年),復勃海國[6]漢靈帝熹平元年(172年),勃海王被誣謀反,國除為勃海郡[7]。後析置饒安縣。

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分平原郡樂安郡、勃海郡置樂陵郡,陽信縣改屬樂陵郡。後又分勃海郡、河間國章武郡,章武縣改屬章武郡。至此,勃海郡領七縣(侯國):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條(或作“脩”)、饒安。[4]

魏晉北朝

编辑

曹魏時,分脩縣置東安陵縣。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馬輔為勃海王,改勃海郡為勃海國,領十縣:南皮、東光、浮陽、饒安、高城、重合、條、東安陵、廣川、阜城[8]咸寧三年(277年),徙封勃海王為太原王,復為勃海郡[9]晉惠帝時,分清河國、勃海郡、長樂國廣川國,廣川縣改屬廣川國[10]

十六國時期,勃海郡先後為(314年-319年)、後趙(319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前燕(351年-370年)、前秦(370年-385年)、後燕(385年-396年)所有。約此前後,東安陵縣改為安陵縣,阜城縣改屬武邑郡。後趙勃海郡有趙安縣。[11]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取後燕勃海郡。北魏太武帝初,改勃海郡為滄水郡正平元年(451年),重合縣併入安陵縣。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滄水郡移治東光城(今河北省東光縣東)。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滄水郡、章武郡浮陽郡,浮陽、饒安、高城三縣改屬浮陽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復置重合縣。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滄水郡為勃海郡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重合縣改屬樂陵郡。至此,勃海郡領四縣:東光、南皮、條(又作“脩”、“蓧”、“蓨”)、安陵[10]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勃海郡移治東光縣陶氏城(今河北省東光縣東南);省併安陵縣;省併武邑郡,其所領阜城縣改屬勃海郡。至此,勃海郡領東光、南皮、條、阜城四縣。[11]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勃海郡,領縣直屬冀州

人口

编辑

長官

编辑

勃海太守(前148年-9年)

编辑

勃海太守(23年-146年)

编辑

勃海相(146年-165年)

编辑

勃海太守(165年-167年)

编辑

勃海相(167年-172年)

编辑

勃海太守(172年-265年)

编辑

勃海相(265年-277年)

编辑

勃海太守(277年-289年)

编辑
  • 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晉武帝太康中在任。[23]

勃海內史(289年-310年代)

编辑
  • 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晉惠帝永熙元年(290年)離任。

勃海太守(310年代-318年)

编辑

勃海內史(319年-330年)

编辑

勃海太守(330年-420年代)

编辑

滄水太守(420年代-497年)

编辑

勃海太守(497年-500年)

编辑

勃海相(500年-520年代)

编辑

勃海太守(520年代-577年)

编辑

勃海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國主

编辑
  • 勃海孝王劉鴻,146年-147年在位。
    • 勃海王劉悝,148年-165年、167年-172年在位。
  • 勃海王劉協,189年在位。
  • 勃海王司馬輔,265年-277年在位。
  • 清河康王司馬遐,277年-300年在位,289年增封勃海郡。
    • 清河王司馬覃,301年-302年、304年-308年在位。
    • 清河王司馬籥,308年-311年在位。
  • 趙公石勒,318年-319年在位,勃海郡為趙國封內十三郡之一。
  • 趙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勃海郡為趙國封內二十四郡之一。[25]
  • 勃海郡開國敬公高颺,500年追封。
    • 勃海郡開國靜公高琨,500年追封。

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1. ^ 北朝後期,開始出現少量“渤海”的寫法,但仍以“勃海”為主,隋朝以後“渤海”取代“勃海”。參見《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证》、《唐代墓誌彙编》。
  2.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3. ^ 3.0 3.1 3.2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4. ^ 4.0 4.1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5. ^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6. ^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7. ^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8. ^ 8.0 8.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9.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10. ^ 10.0 10.1 10.2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11. ^ 11.0 1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2. ^ 《續漢書·志第二十·郡國二》
  13. ^ 13.0 13.1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4. ^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15. ^ 《後漢書·卷四十四·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16. ^ 《後漢書·卷七十七·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17. ^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18. ^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19. ^ 《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20. ^ 《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二十九·方技傳第二十九》
  21.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魏略》
  22. ^ 《宋書·卷二十九·志第十九》
  23. ^ 《晉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24.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25. ^ 25.0 25.1 25.2 《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
  26.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27. ^ 27.0 27.1 《資治通鑒·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28. ^ 《資治通鑒·卷一〇六·晉紀二十八》
  29.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30. ^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31.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32.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33.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35.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36. ^ 《周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37. ^ 37.0 37.1 37.2 37.3 《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38.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39.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司徒尚書左僕射封公墓誌銘
  40. ^ 《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41. ^ 《北齊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
  42.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43.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勃海□王君墓銘
  44. ^ 《魏書·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45.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齊開府僕射赫連公銘
  46.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47.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证》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