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山山脈
加里山山脈是台灣位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北段之山脈,為林朝棨沿用富田芳郎對台灣地理分區方法,將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分成南段、北段,濁水溪以北則為「加里山山脈」[1]。
加里山山脈位於雪山山脈以西,北起鼻頭角,南至南投縣名間鄉、集集鎮的濁水溪北岸,全長180公里,一般會將其併入雪山山脈,但因其地質與雪山山脈有差異,與阿里山山脈的地質相似,故有些學者會將其獨立為一條山脈[2]。
範圍
编辑加里山山脈北起鼻頭角,南至南投縣名間鄉、集集鎮的濁水溪北岸,全長180公里。本山脈與東側之雪山山脈,以屈尺斷層、水長流斷層、水裡坑斷層為界。西境為新莊斷層、大平地斷層、三義斷層、車籠埔斷層,與西側之丘陵、臺地為鄰。
在地形上,東界約為雙溪、北坑溪(大安溪支流)、水長流溪(烏溪支流)、水里溪(濁水溪支流),西界約為新城圳(鳳山溪上游)、峨眉溪(中港溪支流)、老雞隆河(後龍溪支流)、三義通谷及臺中盆地東緣。[2]
加里山山脈分布範圍涵蓋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等8縣市,而山脈中高度2,000公尺以上之山峰,集中在新竹縣、苗栗縣境內,如加里山(2,220公尺)、樂山(2,618公尺,加里山山脈最高峰)、東洗水山(2,248公尺)等。
地質
编辑與雪山山脈的板岩帶不同,加里山山脈的地質主要是砂岩、頁岩等新第三紀沉積岩,在地質上屬於西部麓山帶的一部份[3],相較於以板岩為主的脊梁山脈西翼地質區年輕[4]。成為加里山山脈為獨立的山脈的支持論點。
分區
编辑加里山山脈因為被許多河流切割,導致地形破碎,被區分為許多小山脈或山地、丘陵。
小百岳列表
编辑加里山山脈全境並無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故沒有任一座山峰被選進百岳,但其地勢較低,且鄰近都市地區的優勢,共有37座山被選為小百岳,是台灣所有山脈及丘陵、台地中被選進小百岳最多的地形單元。以下列舉被選為2006年版的小百岳的加里山山脈山峰,依2006年版小百岳編號排列。
- 大武崙山(231公尺)
- 槓子寮山(136公尺)
- 紅淡山(210公尺)
- 大崙頭山(478公尺)
- 劍潭山(153公尺)
- 五分山(757公尺)
- 姜子寮山(729公尺)
- 汐止大尖山(460公尺)
- 南港山(375公尺)
- 土庫岳(389公尺)
- 大棟山(405公尺)
- 南勢角山(302公尺)
- 二格山(678公尺)
- 天上山(429公尺)
- 福德坑山(鳶山,321公尺)
- 獅子頭山(858公尺)
- 金面山(667公尺)
- 溪洲山(577公尺)
- 石門山(551公尺)
- 石牛山(571公尺)
- 獅頭山(492公尺)
- 車坪寮山(1,062公尺)
- 鵝公髻山(1,579公尺)
- 向天湖山(1,225公尺)
- 仙山(967公尺)
- 加里山(2,220公尺)
- 關刀山(889公尺)
- 馬那邦山(1,407公尺)
- 聚興山(500公尺)
- 頭嵙山(859公尺)
- 南觀音山(318公尺)
- 三汀山(480公尺)
- 暗影山(997公尺)
- 大橫屏山(1,206公尺)
- 阿罩霧山(249公尺)
- 九份二山(1,174公尺)
- 集集大山(1,392公尺)
參考資料
编辑- ^ 林朝棨,1957年,台灣地形,台灣文獻委員會出版。
- ^ 2.0 2.1 楊貴三、沈淑敏(民99)。台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 ^ 台灣大百科全書—西部麓山帶.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 ^ 台灣中央山脈板岩系石灰岩洞與鐘乳石.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