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

此條目為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整合了有關表格、圖表、地圖以及使用率等條目或資料。

網路使用者

编辑
 
每100名人口的網路使用者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1][2]
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
  2005年 2010年 2014年a
世界人口[3] 65億 69億 72億
無使用網際網路 84% 70% 60%
有使用網際網路 16% 30% 40%
開發中國家的使用者 8% 21% 32%
已開發國家的使用者 51% 67% 78%
a估計
資料來源:国际电信联盟[4]
各區域之網際網路使用者
  2005年 2010年 2014年a
非洲       2%             10%             19%      
美洲 36% 49% 65%
阿拉伯國家 8% 26% 41%
亞太地區 9% 23% 32%
獨立國家聯合體 10% 34% 56%
歐洲 46% 67% 75%
a估計
資料來源:国际电信联盟[4]
 
 
2012年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佔國家人口之百分比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5]
   
 
2012年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5]
 
2011年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英语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資訊地理學[6]

寬頻網際網路使用者

编辑
全球寬頻用戶
  2007年 2010年 2014年a
世界人口[3] 66億 69億 72億
固定寬頻 5% 8% 10%
開發中國家 2% 4% 6%
已開發國家 18% 24% 27%
移動寬頻 4% 11% 32%
開發中國家 1% 4% 21%
已開發國家 19% 43% 84%
a估計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4]
   
各區域之寬頻用戶
  固定寬頻:    2007年 2010年 2014年a  
非洲 0.1% 0.2% 0.4%
美洲 11% 14% 17%
阿拉伯國家 1% 2% 3%
亞太地區 3% 6% 8%
獨立國家聯合體 2% 8% 14%
歐洲 18% 24% 28%
  移動寬頻:    2007年 2010年 2014年a  
非洲 0.2% 2% 19%
美洲 6% 23% 59%
阿拉伯國家 0.8% 5% 25%
亞太地區 3% 7% 23%
獨立國家聯合體 0.2% 22% 49%
歐洲 15% 29% 64%
a估計
資料來源:国际电信联盟[4]
 
 
2012年網際網路固定寬頻使用者
占國家人口百分比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7]
   
 
2012年網際網路移動寬頻使用者
占國家人口百分比
資料來源:國際電信聯盟.[8]
 
2011年寬頻承受力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英语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資訊地理學[6]

網際網路主機數

编辑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系統協會英语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9]

IPv4位址

编辑

卡爾納殭屍網路為駭客以“2012年網際網路普查”的名義使用駭客技術對420,000名用戶進行網路使用調查[10][11]

 
24小時相對平均量世界地圖(2012年網際網路普查圖,2012年6月-10月)[12]
顏色說明:紅色(高); 黃或綠色(中);淡藍或深藍色(低)

語言

编辑
 
網站內容所使用的語言[13]
   
 
網際網路使用者語言百分比[14]

審查和監視

编辑
 
各國網路審查與監視情形英语Internet censorship and surveillance by country
資料來源:开放网络促进会[15]無國界記者[16][17]

未來

编辑

目前全世界大約54.4%的人使用網際網路[18]。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資料,2018年底將會有約40億人或是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可以連線上網,其中包含約20億名來自開發中國家以及8900萬名來自未開發國家的人。在未來,將會有約80%來自已開發國家以及34%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家庭可以連線上網[19][20]

相關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
  1. ^ "Individuals using the Internet 2005 to 20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ey ICT indicators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totals and penetration rates), 國際電信聯盟 (ITU). Retrieved 25 May 2015.
  2. ^ "Internet users per 100 inhabitants 1997 to 200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CT Data and Statistics (IDS), 國際電信聯盟(ITU). 2015-05-25.
  3. ^ 3.0 3.1 "Total Midyear Population for the World: 1950-2050", International Programs Center for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Studies, U.S. Census Bureau. 2014-05-24.
  4. ^ 4.0 4.1 4.2 4.3 ICT Facts and Figures 2005, 2010, 2014, 電信發展局, 国际电信联盟(ITU). 2014-05-24.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ITCFactsAndFigures-2014”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 ^ 5.0 5.1 "Percentage of Individuals using the Internet 2000-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Geneva), June 2013, retrieved 22 June 2013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ITU-IndividualsUsingTheInternet”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6. ^ 6.0 6.1 "Internet Population and Penetration 20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at the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InternetPopulation2011”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7. ^ "Fixed (wired)-broadband subscriptions per 100 inhabitants 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ynamic Report, ITU ITC EYE, 國際電信聯盟. 2013-06-29.
  8. ^ "Active mobile-broadband subscriptions per 100 inhabitants 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ynamic Report, ITU ITC EYE, 國際電信聯盟. 2013-06-29.
  9. ^ "Internet host count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網際網路系統協會, accessed September 2011, New link "Internet Domain Surve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Stöcker, Christian; Horchert, Judith. Mapping the Internet: A Hacker's Secret Internet Census. Spiegel Online. 2013-03-22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 
  11. ^ Kleinman, Alexis. The Most Detailed, GIF-Based Map Of The Internet Was Made By Hacking 420,000 Computers. Huffington Post. 2013-03-22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12. ^ "Internet Census 2012: Port scanning /0 using insecure embedded devi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na Botnet, 2012
  13. ^ Usage of content languages for websites. W3Techs.com.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31). 
  14. ^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by Langu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et World Stats,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31 May 2011, accessed 22 April 2012
  15. ^ OpenNet Initiative "Summarized global Internet filtering data spreadshe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11-08、"Country Profi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OpenNet Initiative is 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of the Citizen Lab at the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SecDev Group, Ottawa
  16. ^ "Internet Enem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emies of the Internet 2014: Entities at the heart of censorship and surveillance, 無國界記者(巴黎), 2014-03-11.
  17. ^ Internet Enem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無國界記者(巴黎), 2012-03-12.
  18. ^ 存档副本.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3). 
  19. ^ 存档副本.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20. ^ 存档副本 (PDF).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8-1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