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雄中學
22°20′24″N 114°09′29″E / 22.340108°N 114.158085°E 佛教大雄中學(英語: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簡稱BTHC)是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蘇屋邨長發街38號的一所津貼中學,鄰近明愛醫院,創立於1969年,為香港佛教聯合會創辦的第二所中學。位於長發街38號。現任校長為招康明校長。
佛教大雄中學 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 | |
---|---|
其它名称 | BTHC |
类型 | 資助學校、男女校 |
宗教背景 | 佛教 |
隶属 | 香港佛教聯合會 |
创办日期 | 1969年 |
学区 | 深水埗區 |
校監 | 釋衍空法師 |
校長 | 招康明先生 |
年级 | 6級 |
校訓 | 明智顯悲 |
分院 | 明社(Brillianoe House)、智社 (Talent House)、顯社(Honour House)、德社(Courtesy House) |
学校网址 | www |
校政管理
编辑歷任校監
编辑歷任校長
编辑學校資料簡介
编辑學校資料
编辑1969年,香港佛教聯合會開辦第二所中學,並命名為「佛教大雄中學」。該校位於深水埗蘇屋邨長發街38號,校舍佔地約5000平方米,樓高6層,1969年1月邀得時任教育司簡乃傑主持校舍奠基禮[2]。學校共有28間一般課室、4間實驗室與地理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多媒體學習中心以及電腦室各一間。此外,該校亦有圖書館及閱讀室。經過校園擴建工程後,增設了一個學生活動中心、輔導室、聚言室與暢談室、學生會辦事處、領袖生室和家長教師會辦事處等;另外,又有讓學生進行課餘研習的數學閣及與外籍老師交流的英語閣。校內設有的「妙真花圃」主要讓學生在午飯時間或課餘時間作才藝表演活動之用。而靈修室「覺醒軒」是為了教師以及學生禪修而設。至於電腦設施方面,學校各課室均有網絡接點、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及多媒體電腦,教員室內亦附設教學軟件製作中心;多媒體學習中心設備齊全,供學生上課及課後使用;圖書館內亦設有十台電腦供學生使用;師生亦可在「創科天地」使用不同的科技設施進行教學和研究,並展示豐碩的學習成果,藉此培養學生的創造、協作和解難能力,使他們具備創新思維。在體育設施方面,還有籃球場、排球場、健身室及有蓋操場。學校的校園電視台,能讓學生發揮創意,展示才能。學校的「禪修室」及於全校推行禪修課程。
佛教大雄中學的中一至中六每級均有四班,全校學生超過九百人。自2016年至2017年教學年度開始,該校的中一至中三級各有兩班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中國語文、普通話、佛學、中史、綜合人文學科除外),其餘各班以母語授課(數學、科學科除外)。初中學生除修讀一般基礎課程外,也有研習普通話、綜合人文及電腦認知等科目,旨在發掘學生對不同學科的潛能。高中學生按能力及興趣選科,為未來人生路向奠下基石。
學校以校本為務,注重學生的學術及品德教育。學校宗教事務組、學術組、訓導組、輔導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課外活動組、社會服務組和公民教育、德育及環境教育組,與家長一起攜手,讓學生為達致「完善自我」及成就「開拓自我」而精進不懈。
校訓釋義
编辑明智顯悲
啟發智慧光明 培養正知正見 顯揚大悲拔苦 成就自利利他
- 「明」有顯明、啟發和破除黑暗的意思。佛教認為每一個眾生,每一個同學,都有與佛陀等同的智慧,但是因為被「無明愚癡」的煩惱所障蔽,而致不能顯露。
- 「智」即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建築在正知正見之上,也就是對因果法則和緣起道理的正確了解。當一個人能明白因果法則,他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斷「是非黑白」,當他能明白緣起道理,他便懂得珍惜因緣和權衡事物的「取捨輕重」。學校的責任,就是以聞、思、修(學習、反思和實踐)的方法,啟發同學本有的智慧,令之明顯和發揮光明,而同學則應珍惜自己,珍惜因緣,用心學習以能掌握智慧的鑰匙。
- 「顯」就是顯露和指出的意思。一般世人都是自私自利,不識互相尊重、和諧與及合作的重要和好處。佛陀指出,凡事都要因緣和合才能成就;不和合,就無力量、分散乃至壞滅。所以應該學習聆聽和了解別人的感受和見解,更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溝通、關懷和諒解。
- 「悲」就是拔除他人痛苦的心願,而佛教講的慈悲心,是應該建築在「親同感受」和「不分你我」的見解上。當能顯揚和發揮大悲拔苦的精神,就會明白到自私自利的禍害,與及和諧和互相關懷的好處。
總結,「明智」就是自利,「顯悲」就是利他,若能做到「明智顯悲」,就是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了。
校徽釋義
编辑「卍」是古代的一種吉祥徽號。有釋為「德」字。亦有譯為「萬」,就是萬德匯聚的意思。後來被佛教廣泛採用,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徵。
「輪」,是古印度的一種武器。而「法輪」是指佛所說的教法圓滿無缺,有「輪」一般的威力,能夠滅除煩惱,乃至摧毀一切不正確的見解。
抱負及使命
编辑學校抱負
编辑學校本着佛陀精神,秉承校訓「明智顯悲」,提供優質教育,培育人才。
學校使命
编辑學校多年來致力培育學生在品德、學術、體能、合群、審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強調學生肩負責任,訓練學生自主自學,鍛煉學生克己謙和,要求學生本著佛陀的慈悲願力,貢獻社會,服務人群,實踐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期望學生學業精勤和品德完備,挑起大樑,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以至為世界作出貢獻。
班級結構
编辑- 學校中一至中六採用平衡班制,每級四班,總數24班
- 中一:1A、1B、1C、1D
- 中二:2A、2B、2C、2D
- 中三:3A、3B、3C、3D
- 中四:4A、4B、4C、4D
- 中五:5A、5B、5C、5D
- 中六:6A、6B、6C、6D
學校科目
编辑辦學宗旨
编辑教導學生淳樸篤實,謙和克己,學思奮進,自主自強,愛護關懷。
學校團隊
编辑- 訓導組
- 輔導組
-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
- 課外活動組
- 資訊科技組
- 學術組
- 公民教育,德育及環境教育組
- 服務團
- 宗教事務組
制服團隊
编辑知名/傑出校友
编辑教育界
编辑- 何順文(1974年中五):香港恒生大學校長
- 呂漢光(1982年中七):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項目) 及 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 蕭德華:執業醫生、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嗇色園董事
- 葉永玉(1978年中五):香港首位骨科女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
- 朱少璋(1985年中七):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
- 蕭志新(1982年中七):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校長
- 鄭淑娟(1978年中七):香港理工大學研究事務處處長
- 陳炳祥(1977年中七):澳門大學體育事務部總監
- 鄭景亮(1985年中七):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總校長、香港排球總會國際教練、排球評述員、香港培正中學副校長
- 何婉瑩(1977年中七):佛教大雄中學前校長
商界及傳媒界
编辑- 盧永雄(1981年中六):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巴士的報》創辦人
- 蕭世和(1981年中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商務營運)
- 伍珮瑩(1985年中五):前威普諮詢顧問公司亞洲區總監
- 何治豪(1992年中六):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企業融資業務主管兼董事總經理
- 周綺雯(1988年中七):前行健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 蔡鎮鴻(1985年中五):友邦保險 (國際) 有限公司區域總監
- 潘佩芬(1978年中七):佩芬國際美容學院校長、香港國際專業健美美容師協會會長及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監事長
- 陳隆生:農本方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曾仲榮: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及總主筆
醫學界
编辑- 吳 奎(1980年中七):明愛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及部門主管
- 周倩明(1982年中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衛生署輻射委員會和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的成員, 香港防癌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及《香港放射科雜誌》的副主編
公共事業及司法界
编辑- 張嫺珠(1978年中七):大律師
- 龍劍雲(1975年中七):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
- 曾國衛,GBS,IDSM,JP(1980年中五):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前入境事務處處長
- 董卓祺(1974年中七):前政府檔案處處長
- 郭亮明(1973年中七):前懲教署署長
演藝及文化界
编辑- 周啓生(1977年中三):香港男歌手
- 周小君(1977年中五):香港女歌手
- 黄易(1971年中五):香港已故著名小說作家
- 周冠威(1996年中五):香港電影導演
- 歐天勇:香港藝穗青年協會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 黃澤銘(2007年中六):香港吉他男神
其他界別
编辑注釋
编辑- ^ 現為佛教大雄中學的獨立校董。
外部連結
编辑- 佛教大雄中學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校友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 校友風雲
- 佛教大雄中學 校友風雲(更新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 face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 校園電視台 網上播放平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 youtube chann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佛教大雄中學 圖書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