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
二程,即指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二程為洛城伊川人,故其學說,稱之為洛學,有《二程集》,故其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
學說
编辑二程早年拜周敦頤為師,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二程而且提出人类社会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二程的人性论,祖述子思孟子学派的性善论,但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著作
编辑二程儒学後來由朱熹發揚光大,在明朝成為官學,稱為程朱理学。明代徐必達刊行有《二程全書》。清代涂宗瀛校有《二程全書》。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王孝魚《二程集》校本,包括《遺書》、《外書》、《文集》、《易傳》、《經說》、《粹言》,共計87.5萬字:《遺書》即《河南程氏遺書》,由朱熹編定;朱熹又編定《外書》12卷,是《遺書》的補編;張栻編《文集》;《易傳》即《程氏易傳》,是程頤註解《周易》的心得;《經說》是程頤注解儒家四書四經(四書五經不含《禮經》)的著作;楊時編有《粹言》2卷。
影響
编辑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受到了后世历代皇帝的尊崇。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谥程颢为“纯”,程颐为“正”。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故程颢为“豫国纯公”,程颐为“洛国正公”。
差異
编辑程顥、程颐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但學術思想略有不同。
學術上,程顥主張「明心見性」,重視「氣」,為學「力行」,影響了陸九淵。程頤主張「格物致知」,重視「理」,為學「窮理」,影響朱熹。
教育上,程顥、程颐想法一樣,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聖人,「聖人之志,止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聖人以天地為心,「一切涵容復載,但處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須以培養聖人為職志。在教育內容上,主張以倫理道德為其根本,「學者須先識仁。仁者藹然與物同體,義、智、信,皆仁也。
程顥活潑自然,但程頤嚴肅剛正,神聖不可侵犯,甚至不通人情,實為後世所見的「道學臉孔」。在婦女貞操方面,程頤認為:「……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有人問程頤曰:「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頤則提出「絕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為藉口,要知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2],作為衡量賢媛淑女的標準。朱熹(1130—1200)在〈與陳師中書〉也同意這樣的說法:「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闊;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主張婦女「從一而終」、壓抑「人欲」。[3]
評價
编辑姜宸英曾概括说:“河南二程子以持敬之学教学者。其旨以严恭俨恪为要,其功始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之间,而推之至于尽性达天知命,盖作圣之基,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4]
熊賜履称:“自尧舜以来,圣圣相传,不越一敬。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道也。……二程既以一敬接千圣之传,而伊川则特为主一无适之解,又从而反复发明之,庶几学者有所持守,以为超凡入圣之地。朱子谓程氏之有功于后学,最是主敬得力。”[5]
注釋
编辑參考書目
编辑- 葛瑞漢(A. C. Graham)著,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