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區 (基隆市)
臺灣基隆市的區之一,市政府所在地
(重定向自中正区 (基隆市))
中正區位於臺灣基隆市東北側,為基隆市政府所在地,轄區涵蓋基隆港東岸、和平島及八斗子地區,北方三島亦由該區管轄。全區三面環海,僅南側環山,海岸線多灣澳,且擁有數個漁港,是基隆市漁業發展的重鎮。
中正區 Zhongzheng District | |
---|---|
市轄區 | |
坐标:25°09′N 121°46′E / 25.15°N 121.77°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上級區劃 | 基隆市 |
下級區劃 | 26里516鄰 |
政府 | |
• 區長 | 傅俊昇(中正區區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0.2118 平方公里(3.9428 平方英里) |
海拔 | 36 公尺(118 英尺) |
人口(2024年9月)(24,131戶) | |
• 總計 | 50,846人 |
• 排名 | 基隆市的第4位 |
• 密度 | 4,979人/平方公里(12,896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202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7010 |
毗鄰 | 信義區、仁愛區、中山區 |
網站 | http://www.klzz.gov.tw/ |
歷史
编辑戰後,統合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町名改正設置的義重町、日新町、入船町、真砂町、濱町、社寮町、八斗子、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設置第一區,1946年,以區內主要幹道中正路而改稱為中正區。
人口
编辑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63,839 | — |
1986 | 61,761 | −3.3% |
1991 | 62,310 | +0.9% |
1996 | 60,507 | −2.9% |
2001 | 59,585 | −1.5% |
2006 | 58,029 | −2.6% |
2011 | 54,447 | −6.2% |
2016 | 52,572 | −3.4% |
2021 | 50,654 | −3.6%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中正區戶數約2.4萬戶,人口約5.1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豐里與長潭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407人與441人,其中新豐里也是基隆市人口第二大里(僅次於信義區孝忠里),其他區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砂子里、新富里[1]。
中正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2]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政治
编辑區政組織
编辑中正區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中正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3]。中正區為基隆市第一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中正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4]。
行政區劃
编辑中正區的行政區劃轄有長潭里、社寮里、真砂里、正義里、八斗里、平寮里、中砂里、德義里、砂子里、正濱里、入船里、港通里、碧砂里、中正里、正船里、新富里、中濱里、中船里、新豐里、建國里、義重里、海濱里、正砂里、信義里、和憲里、砂灣里等26個里,共計517鄰[5]。
教育
编辑大專院校
编辑高級職業學校
编辑高級中學
编辑國民中學
编辑- 基隆市立中正國民中學
- 基隆市私立二信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 基隆市立八斗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 基隆市立正濱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编辑交通
编辑鐵路
编辑公路
编辑旅遊
编辑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引用來源
- ^ 主題服務.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8-0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組織架構.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中文(臺灣)).
- ^ 基隆市議會. 議員資訊. 基隆市議會全球資訊網.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轄區簡介.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中文(臺灣)).
-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四章·中正區. 《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七·基隆市. 南投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6. ISBN 957-00-8503-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