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与匈奴的战争

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东汉建武九年(33年)至延熹元年(158年),东汉匈奴进行的长期、大规模的战争。

经过

编辑

东汉初年,因长期内战,无暇对外,东汉王朝对匈奴的南掠和侵扰被迫实行防御战略。建武六年(30年),刘秀曾遣使到匈奴,赠送金帛,以通旧好,但未能制止匈奴南掠。

建武九年(33年),以大司马吳汉击匈奴经年无功,而匈奴入掠夺日增。

建武十三年(37年),匈奴深入至河东郡(郡治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州郡不敌,于是将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末北代王城。一度移治高柳县,后再还故治代县)、雁门郡(郡治阴馆县,今山西朔州市东南夏关城)、上谷郡(郡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三郡人民迁于常山关(又名鸿上关,今河北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倒马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居庸关)以东,匈奴左部转迁到塞内。汉朝于是增加边郡兵力,郡至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台。其后,匈奴怨卢芳归降未赏,南掠更深。

建武二十年(44年),匈奴南掠至上党郡(郡治长子县,今山西长子县西南)、扶风郡(郡治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东南)、天水郡(郡治平襄县,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等地。

建武二十一年(45年)冬,又掠上谷、中山(治卢奴,今河北定州市)。由于东汉政府采取被动、清极防御战略,不能制止匈奴南下,故边患更加严重。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单于死。左贤王烏達鞮侯蒲奴兄弟先后继立。右奧鞬日逐王比不得立,深怀怨恨。时匈奴境内连年灾害,人畜死伤大半,乌桓又乘机进攻,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单于蒲奴欲诛比,没有成功。

建武二十四年(48年),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单于呼韩邪附汉。

建武二十五年(49年),南匈奴击败北匈奴,北匈奴北退千里。此后,南、北匈奴不断攻伐,东汉北部边患减轻,云中郡(郡治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五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地郡(郡治平,今宁夏吳忠西南)、朔方郡(郡治临戎县,今内蒙古磴口北)、定襄郡(郡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东南)、雁门、上谷、代郡等八郡南徙之民众渐渐回归本郡。

汉明帝时,北匈奴挟西域各国,多次侵犯河西诸郡,致使城门白天关闭。永平十五年(72年),为打开通西域道路,东汉开始反击北匈奴。十二月,明帝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屯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分别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塞、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塞、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塞、酒泉(郡治禄福县,今甘肃省酒泉市)塞。前三路均无功而还,窦固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今新疆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

永平十七年(74年)十一月,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一万四千骑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进军西域,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国名,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十里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车师王降。东汉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宜禾部尉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建初元年(76年),在北匈奴的支持下,西域诸国尽叛,攻杀都护,攻戊、己校尉。时东汉社会动荡不安,故罢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

建初二年(77年)三月,又罢伊吾卢屯兵,完全放弃西域。但此后北匈奴由于南匈奴的不断攻伐和内部矛盾,入塞降者不断。

元和二年(85年)春,北匈奴先后亡降入塞者共73批。南匈奴攻其南,丁令攻其北,鲜卑击其东,西域攻其西,北匈奴不能安居,于是远引而去。秋,南单于派千骑行猎至涿邪山(今蒙古戈壁阿尔泰省阿尔泰山东段),与北匈奴禺犊王遭遇,因战,斩其首级而还。冬,再让奧鞬日逐王出塞攻打北匈奴,斩获数千人。

章和元年(87年),鲜卑攻入北匈奴左部,斩杀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58部20万人降汉。

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临朝称制的窦太后,因为北匈奴部落叛离,四面受敌,令窦宪、耿秉率南匈奴及度辽兵共5万余骑,分三路进击,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汗呼赫山脉),斩杀1.3万余,降20余万人。登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永元二年(90年),窦宪再派副校阎砻率二千余骑,夺回伊吾卢。十月,南匈奴八千骑击北匈奴,斩杀八千余级,俘数千人,北单于受伤逃走。永元三年(91年)二月,窦宪再派耿夔出居延五千余里,将北单于围困在金微山(今蒙古境内阿尔泰山脉),斩杀五千余人。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十余万落后来归附鲜卑,鲜卑自此日益强盛。北单于率数骑逃走。其弟左谷蠡王於除鞬自立单于,率其部至蒲类海(今巴里坤湖)遣使至汉塞请求附汉,窦宪请立其为单于,并以中郎将任尚驻守伊吾卢以为护卫,如同南单于。后窦宪被杀,於除鞬率部北逃,被汉军追上斩杀。

永元六年(94年),降汉之北匈奴15部20万人,拥立南匈奴日逐王逢侯为单于,逃出塞外。

永初三年(109年),南匈奴萬氏尸逐鞮單于反。

元初四年(117年),南匈奴被鲜卑击败,部众归附鲜卑。次年,逢侯降汉。此后,有北匈奴残部呼衍王等,仍辗转于蒲类海、秦海(今新疆博斯腾湖)间,其势微弱,东畏鲜卑,不敢回到故地。当时东汉以西域道路阻远,费用大及诸国多次纷乱等,罢西域都护迎回屯田军士。北匈奴乘机控制了西域部分国家并胁迫鄯善国(西域城国,原名楼兰,都伊循城,今新疆若羌米兰)、车师诸国,多次侵犯河西。

元初六年(119年),汉以索班为长史出屯伊吾卢,以招抚西域。

永宁元年(120年),北匈奴率车师后王军就攻杀索班,攻打车师前王,车师前王逃走。

延光二年(123年),汉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击走北匈奴伊蠡王,击破车师后王,击败呼衍王。

延光三年(124年),因怨汉朝连年征讨鲜卑,一部大人阿族等反汉。

阳嘉三年(134年),汉车师司马率车师后王部众大破北匈奴。

永和二年(137年)秋,敦煌郡太守裴岑在今新疆巴里坤击杀呼衍王,击败他的部众。

永和五年(140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反汉。永寿元年(155年)秋,左奥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反汉。

元嘉元年(151年),又一北匈奴呼衍王攻入伊吾卢,汉朝救兵至,于是退兵。此后,北匈奴不知所向。附汉之南匈奴,参加了东汉对北匈奴和鲜卑的战争,对保卫东汉北部边地作出了贡献,但时有反叛。

延熹元年(158年),南匈奴诸部并叛,与乌桓、鲜卑攻汉边9郡。

延熹九年(166年),南匈奴与乌桓、鲜卑分数路入塞攻掠,均被东汉平定。

中平五年(188年),南匈奴因害怕汉朝征兵不止,右部10余万人杀单于羌渠。当时黄巾起义,汉朝无力控制南匈奴,於扶罗单于曾率众参加黄巾之乱,又参加中原军阀混战,后为曹操所降服。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