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源州唐代所置的一個蠻州,宋代及明代仍置,後陷於安南,在今越南谅山省长定县七溪。

唐代的七源州

编辑

鬱水自七源州流出入邕州宣化縣,七源州屬嶺南道邕州都督府[1][2]

宋代的七源州

编辑

宋代仍屬邕州[3]

北七源州[4][5]

编辑

唐、宋在今越南諒山省西北七溪有個七源州,北宋後期在今凌雲縣又有七源州,北七源州當為南七源州的居民遷居而定名。

明代的七源州

编辑
  • 永樂五年六月癸未朔(1407年7月5日)置,隸諒山府,領水浪縣琴縣脫縣容縣披縣平縣六縣[6]
  • 永樂七年正月二十二乙丑(1409年2月6日),併七源州之披縣入本州,容縣脫縣平縣水浪縣,領水浪縣琴縣脫縣三縣[7]
  • 永樂八年七月十四日(1410年8月14日),設七源州稅課司局[8]
  • 永樂九年四月十三日(1411年5月5日),水浪縣之博化江口巡檢司隸七源州[9]
  • 永樂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415年9月25日),併七源州之水浪縣入本州,琴縣淵縣,領縣一:脫縣,并革七源州稅課局[10]
  • 永樂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416年6月10日),設七源州僧正司[11]
  • 永樂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癸亥(1419年4月13日),設七源州儒學[12]
  • 永樂十七年九月十四日丙辰(1419年10月3日),併七源州之脫縣淵縣[13]

明代七源州職官

编辑
  • 王杰:洪武二十八年歲貢,授戸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改禮部精膳清吏司主事,降除交趾諒山府七源州同知,卒于官[14]
  • 李廉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科舉人,任交趾七源州州判[15]

註釋

编辑
  1. ^ 邕州朗寧郡,下都督府。本南晉州,武德四年以隋鬱林郡之宣化置,貞觀八年更名。土貢:金、銀。有金坑。戶二千八百九十三,口七千三百二。縣七。有經略軍。宣化縣,中下。武德五年析置武緣、晉興、朗寧、橫山四縣。乾元後省橫山。鬱水自蠻境七源州流出,州民常苦之,景雲中,司馬呂仁引渠分流以殺水勢,自是無沒溺之害,民乃夾水而居。武緣縣,中下。西有都稜鎮。晉興縣,中下。朗寧縣,中下。思籠縣,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如和縣,中下。本隸欽州,武德五年析南賓縣安京縣置,景龍二年來屬。封陵縣。中下。乾元後開山洞置。」。《新唐書》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嶺南道/嶺南採訪使/邕州朗寧郡
  2. ^ 椳州(縣八:正平縣富平縣龍源縣思恩縣饒勉縣武招縣都象縣歌良縣。)、歸順州(本歸淳州,元和初更名)、思剛州侯州歸誠州倫州石西州思恩州思同州思明州(縣一:顯川縣)、萬形州萬承州上思州談州思琅州波州員州功饒州萬德州左州思誠州𩹄州歸樂州青州得州、七源州、右隸邕州都督府」,《新唐書》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羈縻州/嶺南道/諸蠻/邕州都督府
  3. ^ 邕州,下,都督府,永寧郡,建武軍節度。開寶五年,廢朗寧縣封陵縣思龍縣三縣。大觀元年,升為望郡。紹興三年,置司市馬于橫山砦,以本路經略、安撫總州事,同提點買馬,專任武臣;隆興後文武通差。寶祐元年,兼邕州宜州欽州融州鎮撫使。元豐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貢銀。縣二:宣化縣,下。景祐二年,廢如和縣入焉。武緣縣。下。景祐二年,廢樂昌縣入焉。砦一:太平。舊領永平、太平、古萬、橫山四砦,《元豐九域志》止存太平一砦。金場一:鎮乃。熙寧六年置。羈縻州四十四,縣五,洞十一。忠州凍州江州萬丞州思陵州左州思誠州譚州渡州龍州、七源州、思明州西平州上思州祿州石西州思浪州思同州安平州員州廣源州勤州南源州西農州萬崖州覆利州溫弄州武黎縣羅陽縣陀陵縣永康縣,武盈洞、古甑洞、憑祥洞、鐏峒、卓峒、龍英洞、龍聳洞、徊洞、武德洞、古佛洞、八𨈚洞:並屬左江道思恩州鶼州思城州勘州歸樂州武峩州倫州萬德州蕃州昆明州婪鳳州侯唐州歸恩州田州功饒州歸城州武籠州龍川縣:並屬右江道。初,安平州波州皇祐元年改。元祐三年,又改懷化洞為懷化州。』。《宋史》卷九十 志第四十三/地理六/廣南路/西路/邕州
  4. ^ 『尋又奏:「寬樂州安沙州譜州四州、七源等州納土,計二萬人,一十六州、三十三縣、五十餘峒,幅員萬里。」。蔡京帥百官表賀,進莊兼黔南路經略安撫使、知靖州。』《宋史》卷三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七/張莊
  5. ^ 『唐、宋在今越南諒山省西北七溪有個七源州,北宋後期在今凌雲縣又有個七源州,北七源州當為南七源州的居民遷居而定名。七源州設置於唐代,隸邕州都督府,五代、宋均沿此不變,《新唐書》卷43下/羈縻州、《宋會要輯稿》冊198/蕃夷/5之27、《太平寰宇記》卷166、《元豐九域志》卷10、《續資治通鑑長編》卷260等均有記載。至明宣德九年(1434年),「七源州土官阮公庭」率家屬及部下「避難來歸,願於廣西龍州太平府上下凍州居住」。可大觀二年(1108年)九月一日蔡京在其奏言裡卻說「寬樂州安砂州譜州四州、七源州」等州縣納土歸明。四州,即泗城州。這七源州與泗城州連在一起,顯然不是隸於邕州左江道的七源州。南宋淳熙(1174—1189)初年先後官於廣西的周去非和吳儆,在其所撰的《嶺外代答》和《邕州化外諸國土俗記》里都有南宋時邕州橫山寨經自杞到大理國的路線圖。如:「中國通道南蠻,必由邕州橫山寨。自橫山一程至古天縣,一程至歸樂州,一程至唐興州,一程至往殿州,一程至七源州,一程至泗城州。」。這就是說,七源州在往殿州和泗城州之間。往殿州治今百色市西北汪甸,泗城州在今樂業縣,則七源州當在今凌雲縣境。元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七源州一直是來安路來安府的治所所在地。宋朝既已有個七源州,為什麼北宋後期在今凌雲縣又有一個七源州,形成一南一北兩個七源州呢?很顯然,這是居民移動的結果。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最顯著的是東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眾多的僑郡。居民在移動遷徙到達新地定居以後,常以其原居地之名命新居地之稱,一示來源,二示不忘本。從現有的材料推斷,北七源州一名的緣起蓋在於南七源州岑慶賓率其族人的內遷。南七源州的居民不止岑氏一族,岑氏族人走了,七源州仍舊存在,而岑慶賓率岑氏族人北遷定居新址,又以舊居地名命新居地,於是在北宋後期出現了一南一北兩個七源州。由於「北」七源州的岑氏族人由「南」七源州而來,所以南、北七源州的人相互間世代往來不絕。直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仍是如此。比如,「泗城莫氏」是遷居於凌雲縣的安南「莫登庸後裔」;乾隆八年(1743年)十月,「安南奸匪梁敬洪」、「伊姐夫」,凌雲人「岑際康,冒姓莫姓」居住在安南等,便是如此。』。中共百色市委宣傳部廣西歷史學會編,《歷史的啟示:右江流域民族歷史文化與經濟開發研討會暨廣西歷史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163頁
  6. ^ 「七源州領水浪、琴、脫、容、披、平六縣」,《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八永樂五年六月癸未朔
  7. ^ 「併交阯上文州之庫縣入本州,慶遠縣杯蘭縣。七源州之披縣入本州,容縣脫縣平縣水浪縣」。《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八十七永樂七年正月乙丑
  8. ^ 「己卯,設交阯奉化府清化府二府稅課司,諒江府三江府清化府三府并快州之醫學,北江府之市橋倉,諒江府之芹站倉,奉化府之廣積倉,三江府之豐盈庫,三帶州之長江,歸化州之石廩,安立縣之茂阿、朱貴,文盤縣之忙椀,文振縣之文盤、甘棠,水尾縣之水尾、巴羅九馬驛,三江府之三江,洮江州之陳舍,夏華縣之夏華三水驛,清化府之古刀鎮、安謨縣之安謨海口、小安海口、大汪海口、安寧縣之迤蓬江口、峽山縣之椰園屯、太平縣之太平海門、水棠縣之都埋社、萬寧縣之阿葛屯、同利縣之爭江屯、廣源州之寨麻十一廵檢司,愛州之樁市、古弘縣之大拜市及七源州、歸化州二州、文盤縣文振縣麻籠縣三縣七稅課司局,併愛州支俄縣九真州古平縣清化州細江縣各入本州,其支俄縣之支隆海口、神投海口、支俄渠口,細江縣之蒲巴鄰關、絹槐關五廵檢司各隸本州」,《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永樂八年七月十四日
  9. ^ 「癸卯,改交阯諒山府雞陵縣鎮夷縣,雞林遞運所為鎮夷遞運所,丘溫縣之丘溫倉隸本府,七源州之坡壘關巡檢司隸淵縣,水浪縣之博化江口巡檢司隸七源州,上思朗州上思郎州下思朗州下思郎州古滕縣古藤縣;以瘴癘徙交阯鎮夷關於松嶺高爽之地」,《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五永樂九年四月十三日
  10. ^ 「丁亥,併交阯清化府古弘縣古藤縣愛州河中縣統寧縣二縣,九真州緣覺縣結悅縣二縣,各入本州,諒山府新安縣丹巴縣如敖縣丘溫縣董縣鎮夷縣,七源州之水浪縣入本州,琴縣淵縣,上文州之杯蘭縣入本州,新平府知見縣分隸衙儀縣福康縣二縣,政平州古鄧縣從質縣政和縣三縣,南靈州丹裔縣,各入本州,夜度縣左平縣利仁州古禮縣入本州,古榜縣平陸縣古者縣利仁縣三帶州元郎縣扶寧縣威蠻州大堂縣入本州,鎮蠻府新化縣廷河縣神溪縣古蘭縣靖安州安立縣安和縣西關縣太平縣河瑰縣多翼縣武寧州安豐縣武寧縣二縣,北江州安越縣南靖州河黃縣驩州沙南縣,各入本州,路平縣衙儀縣建平府平立縣安本縣長安州安謨縣安寧縣建昌府俸田縣建昌縣快州施化縣宣江州虎巖縣,各入本州,諒江府古勇縣清遠縣,革演州府千冬縣演州,併演州芙蓉縣瓊林縣,革威蠻州利仁州福安州南策州諒江州嘉林州沱江州、七源州八州,應平縣清威縣太堂縣古勇縣平河縣太平縣河瑰縣多翼縣西關縣同利縣武寧縣善才縣細江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文盤縣文振縣麻籠縣十九縣,及上洪州之金縷,愛州之樁市,多錦縣之麻浪,唐安縣之司王,保祿縣之下昌,古杜縣之大拜市稅課局,其宣化府之長江,威蠻州之山定,利仁州之養頑,慈廉州之上古,慈廉縣之兵神,清威縣之清威,太堂縣之江潭,清遠縣之翁羅,古勇縣之粉池,唐安縣之涇咍,平河縣之凍美河,四岐縣之安定社,四岐社,堿箇婁社,安老縣之古齊場,支封縣之阿躡社,膠水縣之圓光,安謨縣之安謨海口河泊所,同安,支俄,長羅三場塩課司,太平縣之唵江口,結悅縣之沈渠口二巡檢司,三帶州倉並革之,」,《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七永樂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11. ^ 「丙午,設交阯府州縣儒學及陰陽、醫學、僧綱、道紀等司。交州府北江府建平府諒江府奉化府建昌府鎮蠻府新安府清化府三江府太原府宣化府十二府,歸化州寧化州三帶州慈廉州福安州武寧州北江州長安州諒江州上洪州快州清化州愛州東潮州下洪州南策州洮江州沱江州宣江州一十九州,慈廉縣石室縣平陸縣安樂縣立石縣扶寧縣清潭縣芙蒥縣嘉林縣超類縣慈山縣東岸縣善誓縣細江縣善才縣大灣縣望瀛縣清遠縣鳳山縣平河縣保祿縣安寧縣古隴縣唐安縣西真縣膠水縣真利縣布縣建昌縣芙蓉縣東結縣永涸縣太平縣水棠縣古費縣安老縣同利縣清沔縣至靈縣安定縣梁江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西欄縣安定縣司農縣永通縣洞喜縣武禮縣當道縣文安縣曠縣楊縣底江縣乙縣平原縣收物縣蒙縣麻籠縣安立縣六十一縣儒學。諒江府建昌府鎮蠻府新安府三江府太原府六府,歸化州福安州慈廉州北江州武寧州嘉林州諒江州上洪州快州東潮州下洪州南策州沱江州萬崖州十四州,石室縣應平縣善才縣安寧縣平河縣保祿縣安寧縣唐安縣多錦縣真利縣布縣芙蓉縣東結縣峽山縣水棠縣古費縣安老縣至靈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古農縣當道縣楊縣底江縣平原縣二十六縣陰陽學。建昌府鎮蠻府新安府太原府宣化府五府,嘉興州三帶州威蠻州北江州嘉林州諒江州上洪州東潮州下洪州洮江州沱江州宣江州十二州,麻籠縣安立縣水尾縣蒙縣清威縣應平縣細江縣善才縣望瀛縣大灣縣清遠縣平河縣唐安縣多錦縣安寧縣古隴縣順為縣太平縣真利縣布縣芙蓉縣東結縣永涸縣安老縣水棠縣清沔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古農縣收物縣三十一縣醫學。新安府清化府太原府三府僧綱司。嘉興州廣威州歸化州北江州長安州諒江州上洪州快州東潮州下洪州靖安州九真州洮江州沱江州宣江州、七源州十六州僧正司,慈廉縣扶寧縣安樂縣立石縣石室縣清威縣清潭縣芙蒥縣嘉林縣超類縣慈山縣東岸縣善誓縣細江縣善才縣大灣縣望瀛縣安本縣平河縣保祿縣安寧縣唐安縣多錦縣順為縣西真縣美祿縣真利縣布縣建昌縣芙蓉縣東結縣多翼縣古蘭縣廷河縣太平縣峽山縣水棠縣古費縣四岐縣同利縣清沔縣至靈縣安定縣東山縣梁江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古農縣富良縣安定縣當道縣曠縣楊縣收物縣美良縣五十六縣僧會司。建昌府鎮蠻府新安府清化府太原府宣化府六府道紀司。歸化州福安州利仁州慈廉州武寧州北江州嘉林州長安州上洪州快州東潮州下洪州南策州洮江州沱江州十五州道正司。慈廉縣立石縣清潭縣清威縣嘉林縣超類縣慈山縣東岸縣善誓縣善才縣望瀛縣安本縣黎平縣平河縣保祿縣唐安縣美祿縣西真縣芙蓉縣東結縣太平縣水棠縣古費縣安老縣四岐縣清沔縣至靈縣麻溪縣清波縣夏華縣安定縣當道縣文安縣曠縣乙縣大蠻縣收物縣三十七縣道會司」,《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六永樂十四年五月十五日
  12. ^ 「設交阯諒山府及七源州、廣源州、上文州、下文州萬崖州上思郎州下思郎州九真州嘉興州廣威州十州;多翼縣古蘭縣丘溫縣鎮夷縣丹巴縣脫縣淵縣大蠻縣宣化縣富良縣弄石縣大慈縣感化縣永寧縣宋江縣俄樂縣安樂縣十七縣儒學,宣化府陰陽學、僧綱司,廣威州陰陽學、醫學、道正司,萬崖州僧正司,太平縣鎮夷縣二縣陰陽學,太原縣醫學、僧會司、道會司,古蘭縣醫學,道會司,多翼縣洞喜縣二縣,陰陽學、醫學、道會司;乂安府常豊倉、新平府常平倉、建昌府廣平庫〔廣本平作用〕」,《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百十永樂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癸亥〔舊校改亥作酉〕
  13. ^ 「丙辰,併交阯化州利蓬思蓉二縣入士榮縣乍令蒲浪蒲苔三縣入化州順州利調安仁不蘭巴閬四縣入順州新平府福康縣衙儀縣南靈州左平縣入本州,乂安府支羅土油二縣入衙儀縣土黃縣古杜縣真福縣驩州偈江縣石塘縣南靖州盤石縣入本州,奇羅縣河華縣驩州東岸縣入本州,清化府安定縣永寧縣梁江縣古雷縣東山縣古藤縣清化州安樂縣入本州,磊江縣俄樂縣愛州宋江縣九真州農貢縣各入本州,諒山府下文州入上文州,下思郎州上思郎州,七源州之脫縣淵縣宣化府文安縣曠縣乙縣底江縣太原府司農縣安定縣洞喜縣富良縣大慈縣宣化縣諒江府鳳山縣諒江州安寧縣清遠縣那岸縣陸那縣諒江州保祿古隴二縣入本州,上洪州多錦唐安二縣入本州,建平府望瀛太灣(大灣縣)二縣入懿安縣長安州黎平縣入本州,建昌府布縣建昌縣快州芙蓉縣入本州,東結縣永涸縣新安府至靈縣南策縣東潮州水棠縣下洪州四岐縣各入本州,清沔縣同利縣靖安州支封縣安和縣雲屯縣靖安州三江府洮江州清波縣入本州、麻溪縣夏華縣沱江州古農縣宣江州西欄縣各入本州,交州府福安州清潭縣東關縣芙蒥縣福安州三帶州安郎縣安樂縣扶寧縣立石縣威蠻州清威縣利仁州利仁縣各入本州,北江府超類縣武寧州東岸縣并入嘉林縣慈山縣武寧州嘉林州細江善才二縣,北江州善誓縣廣威州美良縣歸化州安立縣嘉興州二縣;寧化州赤土二縣;演州茶清縣各入本州,革鎮蠻府鎮蠻州,以所隸古蘭廷河二縣併入本州;多翼縣太平縣奉化府奉化州,以所隸美祿順為二縣并入本州;西州縣西真縣)入膠水縣,革諒山府之鎮夷倉、諒江府芹站倉、奉化府廣積倉、北江府東岸縣稅課局」,《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百十六永樂十七年九月十四日
  14. ^ [永樂]《樂清縣志》
  15. ^ [清抄清道光元年本]《義寧縣志》,謝澐修,朱象珽纂